-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五十四)》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体现了他对日本文化与传统融合的观察与思考。
首句“削木能飞诩鹊灵”,以“鹊灵”比喻技艺高超,形象地描绘了日本在木工技术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喜鹊般巧妙地将木材削制成飞行的器具,展现了日本匠人的智慧与技艺。
次句“备梯坚守习羊坽”,则描述了日本在军事防御上的严谨与执着。这里的“梯”和“羊坽”都是古代军事攻防中的重要设施,“备梯”意味着准备攻城的云梯,“坚守习羊坽”则指固守阵地,练习使用羊坽(一种古代的攻城器械)。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示了日本在军事技术上的发展,也暗示了其对传统防御策略的重视与传承。
后两句“不知尽是东来法,欲废儒书读墨经”,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日本文化中东西方元素融合的深刻洞察。前一句“不知尽是东来法”意为日本并非完全照搬东方的传统,而是有所创新与发展;后一句“欲废儒书读墨经”则是借喻,暗指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并非全盘接受儒家思想,而是选择性地学习,甚至可能在某些领域抛弃儒家经典,转向其他学说或技术知识的学习。这反映了黄遵宪对日本文化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遵宪对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与隐喻,黄遵宪巧妙地传达了日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独特定位与适应策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贺新郎 用前韵送杜叔高
细把君诗说。
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
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
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