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肖甫司马贻书有归欤之思而受脤出督寄此识感·其二》
《肖甫司马贻书有归欤之思而受脤出督寄此识感·其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蜀道难仍否,吴天去转长。

吾宁忘绵竹,尔可念铜梁

鹏鴳飞同适,沧桑事亦常。

此心真不住何必论行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可念(kě niàn)的意思:可读、可背诵。

论行(lùn xíng)的意思:就言论或行为进行评判或评论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铜梁(tóng liáng)的意思:比喻坚固、稳定的支撑物或基础。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蜀道难(shǔ dào nán)的意思:指非常艰难的道路或困难重重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肖甫司马贻书有归欤之思而受脤出督寄此识感(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肖甫司马复杂心情的理解与共鸣。

首联“蜀道难仍否,吴天去转长”,以蜀道的艰难和吴地的遥远,形象地表达了友人肖甫司马远离家乡、赴任他乡的不易与孤独。蜀道的险峻象征着前路的艰辛,而吴天的辽远则暗示了距离的遥远,两者结合,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情感张力。

颔联“吾宁忘绵竹,尔可念铜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吾宁忘绵竹”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尔可念铜梁”则是对友人肖甫司马在远方的思念之情的寄托。这两句通过“宁忘”与“可念”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彼此命运的深切关怀。

颈联“鹏鴳飞同适,沧桑事亦常”运用了鹏与鴳的典故,鹏鸟高飞,鴳鸟低翔,二者虽然飞行高度不同,但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象征着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同时,“沧桑事亦常”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强调了变化中的常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尾联“此心真不住,何必论行藏”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认为,内心的真实情感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没有必要过分在意个人的进退得失。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情感世界的坚定宣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实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肖甫司马归乡之思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宿茶陵五峰庵

攀萝蹑磴路盘纡,出涧流泉百折馀。

地献秫田充佛供,天留松径作僧居。

数声清磬红尘隔,一瓣名香黑业除。

喜共山云分半榻,通宵魂梦寄空虚。

(0)

题梧竹奇石图

琴瑟未斲先具形,箫管未截终完声。

天将碧玉为寸筳,拊击翠石石亦鸣。

分明一部真韶乐,彩凤能招下寥廓。

古音不复将何如,请君看此韶乐图。

(0)

长命草

龙城山中长命草,采采黄花颜色好。

悬崖挂壁常发生,朝暮搬移不枯槁。

岁寒独见柏与松,非时欲值难为功。

争如此草出凡质,净洗尘土根虚空。

世间物变无不有,杵地成羊树生酒。

(0)

池上

波动鱼儿戏,风翻莲叶香。

偶来成独步,花雾湿衣裳。

(0)

访易水

荒村野寺碧山头,白涧西来易水流。

我欲放歌寻壮士,寒烟衰草不胜秋。

(0)

赠萧淩汉巡抚两广

姓名当日重金闺,不负平生气吐霓。

品秩峻登台左右,恩威行遍岭东西。

公厅绿满榕阴合,驿路红深荔子迷。

循拊韩公推第一,愿言声望与之齐。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