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简贾司教二首·其二》
《简贾司教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古坛双树秋烟,废院残花暮天

门外扫除俗客,我来时复青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暮天(mù tiān)的意思:指日落时分或天黑的时候。

青毡(qīng zhān)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在古代举行宴会时所用的铺在地上的毡子。也用来比喻庄重、隆重的场合。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秋日景象。"古坛双树挺秋烟",诗人以古坛为背景,两棵挺拔的树木在秋日的薄雾中矗立,显得庄重而古老。"废院残花照暮天",则转而写到一座废弃的院落,残存的花朵在傍晚的余晖下显得凄美,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的沧桑感。

"门外扫除无俗客",诗人强调此处的清静,门外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精心打扫的门庭,显示出主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最后,"我来时复伴青毡",诗人自述来访此地,与青毡为伴,更显其心境的淡泊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环境的清寂,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和超凡心境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何景明的诗风素来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诗也不例外,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岁歉感怀·其三

萧瑟苕溪上,惊危狴户余。

已宽沈命法,愿读活民书。

呼吁情原迫,仓皇计亦疏。

仰怀虞内史,私米恤穷闾。

(0)

岁歉感怀·其二

井灶依稀在,妻孥转徙遥。

人生贱于草,米价长如潮。

良吏怜糠饼,空田少麦苗。

微闻两黄鹄,新唱复陂谣。

(0)

焦山放歌怀子颐并寄柳村徵君

浓云一片浮空来,郁律万古青不开。

东风料峭布帆送,到眼倏忽惊楼台。

海门东去波接天,一拳突兀洪涛间。

长江泱漭望不极,万里一碧流春烟。

阴崖百丈暗松柏,石磴盘盘入空碧。

绝顶高翻鹳鹤巢,天风泠泠生两腋。

丈夫不合淹市廛,不能富贵还学仙。

桃花洞口笑相识,白云待我三千年。

肩拍华阳隐,袂挹焦孝然。

骖鸾驾鹄任所往,安得复有人世摧轮折毂之险相忧煎。

我家杜若洲边往,咫尺蓬莱屡回顾。

风尘澒洞损朱颜,十年悔不携游具。

山僧导我深篁行,指点斜阳作晚晴。

沙边白鸟一双起,江天绚烂朱霞明。

琅琅净玉钟郁郁,瓜洲树风潮窅冥。

援孤琴松声,恋客不能去。

故人曾吹铁笛来,磨崖好句惊仙才。

西风何意遽吹返,嗟哉抑塞尘与埃。

种竹翁,元真子,相望盈盈隔江水。

金丹悟道卧元关,天子蒲轮徵不起。

虚堂明月照清辉,鱼龙寂寂春星低。

幽怀梦绕江南北,瀛海茫茫独鹤飞。

(0)

秋白有皋亭看花之约先一日邀至东茧

一棹延缘溯远汀,东风吹面酒初醒。

涨平草色沿堤绿,雨过山光绕郭青。

别墅遥通多废埭,野桃才放映茅亭。

桑阴日暖将成幄,想见幽人户昼扃。

(0)

和周少溪补衣篇原韵

维天有缺陷,谁与鍊石补。

诵君《补衣篇》,幅短情缕缕。

万物不自轻,饥寒焉得侮。

裋褐虽不完,文彩炳于虎。

旷怀白香山,境甘心独苦。

大裘庇天下,自命一何古。

茫茫千亿身,欲使免终窭。

末俗识拘墟,空言笑媚妩。

岂知絮以仁,方寸如携取。

刀尺制未毕,且复安环堵。

补衣一补天,三复为起舞。

(0)

钱塘东望

独立长天霁景开,登临遥傍越王台。

三秋夜月鲸鲵气,万里西风鸿雁哀。

隔岸帆樯连树没,满江镫火送潮来。

苍茫更起乘桴志,搔首天东日几回。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