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周充之·其二》
《赠周充之·其二》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行止谁云不自由,一官湖水又扁舟

匡庐五老知君意,不用逢人问去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行止(xíng zh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举动。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洒脱而豁达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自由与选择的深刻思考。首句“行止谁云不自由”,直接点出主题,似乎在说,行走或停留,何尝不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接着,“一官湖水又扁舟”一句,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可能因为某种官职或责任,不得不像扁舟一样随波逐流,漂泊于湖水之上,暗示了现实中的束缚与无奈。

“匡庐五老知君意”,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庐山(又称匡庐)的典故,象征着自然界的智慧与力量。诗人通过“五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朋友周充之的理解和支持,仿佛山中的老者能洞察人心,理解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不用逢人问去留”,则是对周充之的鼓励,告诉他不必为外界的评价和选择而困扰,应该坚定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理想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个人自由与选择的思考,以及对朋友间深厚情感的表达,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禁约贪墨

人心本真静,所欲乃异情。

贪夫日割剥,溪壑何时盈。

有齿象焚身,吞饵鱼就烹。

都台重国法,禁戒严且明。

化贪使为廉,四道归澄清。

(0)

东江堤·其一

维城宝安,东七十里。平田畇畇,俯濒于水。

水数为灾,汜滥无已。播艺苦艰,田业交废。

在宋元祐,有嶷李侯。拜命来官,厥政允脩。

悯兹良产,百不一收。聚材鸠工,营创是谋。

取石于岗,取土于隍。环田为堤,馀万丈长。

筑之登登,望之堂堂。螮蝀横铺,蛟龙互翔。

厥功告成,足历永久。膴膴膏腴,岁获大有。

暨姚暨赵,克绍于后。补其溃缺,俾复其旧。

历元之世,又百馀年。人不常存,堤不常坚。

大防一失,巨浸滔天。田庐陆沉,黎庶颠连。

(0)

温泉曲

温泉春满芙蓉国,江南社燕辞巢幕。

锦绷酥乳结朝云,偃月堂深日光薄。

翠华西度峨眉巅,长安入望成飞烟。

万里归来老兴庆,闻铃犹自悲婵娟。

君不闻野鹿宫中衔牡丹,明驼那避朔风寒。

日长微露金诃迹,竦发攒愁眉黛间。

于嗟堂堂由媚妩,黄台瓜尽那复数。

温泉之水秽万古,何似青陵墓中土。

(0)

暑雨叹

骄龙走平陆,长空浩洪涛。

天瓢翻不绝,雨师何乃劳。

出门畏无车,衢路多野蒿。

后土吹未乾,庭树空萧骚。

兀坐悄无言,蚯蚓向我号。

须臾赫羲轮,六合成炉鏊。

炎凉每如此,嗟嗟天盖高。

(0)

山居杂咏·其十八啖斋

白首无兼味,黄斋只数茎。

不知牙齿落,还与菜根争。

发瓮醢鸡笑,行堂热碗鸣。

辛酸赢一饱,多谢楗椎声。

(0)

十闰诗·其十闰生日

事事不如人,蹉跎又一春。

浮生易知足,馀闰苦随身。

对客徵前梦,逢僧话昔因。

赢来三十日,输却落花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