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挂水(guà shuǐ)的意思:挂水指的是河水或湖水挂在崖壁上,形成瀑布的景象。在成语中,挂水常用来比喻事物悬挂或垂直下垂。
毫相(háo xiā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差别或不同。
教长(jiào zhǎng)的意思:指在学校、教育机构中担任负责人的人。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坡谷(pō gǔ)的意思:指山坡上的谷地,比喻处境险恶或困难重重。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水帘(shuǐ lián)的意思:指瀑布水流从高处垂落形成的水幕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中岩(zhōng yán)的意思:形容人品性坚定不移,不易动摇。
- 注释
- 畴昔:从前。
中岩:山中的岩石。
梦残:梦醒。
下岩:山下的岩石。
风景:景色。
高寒:清冷而高洁。
峡中:峡谷中。
停棹:停下船。
凭阑:倚靠栏杆眺望。
苦求:苦苦寻找。
毫相:佛像。
现:显现。
祇教:只让。
水帘:瀑布。
山僧:山中的僧人。
题:题写。
苍壁:青石墙。
坡谷:山坡和山谷。
刊:刻写。
- 翻译
- 昔日中岩做了一场梦,下岩的景色同样清冷而高洁。
在这峡谷中没有地方停下船,雨后今天我才初次倚栏远望。
不必苦苦追寻佛像显现,只愿长久欣赏如水的瀑布挂在眼前。
山中的僧人劝我题写在青石墙上,但坡谷前面我还不敢轻易刻下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下岩》,描绘了诗人对下岩山水的深深感受。首句"畴昔中岩一梦残"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地有过梦境,而今日重游,旧梦已逝,只剩眼前景象。"下岩风景亦高寒"点出下岩环境的清冷高峻,给人以清新之感。
"峡中无处堪停棹"表达了诗人对峡中景色的喜爱,意欲停留,但又因美景太多,不知何处停下舟船。"雨后今朝始凭阑"则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气象,诗人此刻才得以倚栏欣赏这番美景。
"不用苦求毫相现,祇教长挂水帘看"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满足,他不需刻意寻找最美的瞬间,只需静静欣赏如水帘般的山景即可。最后两句"山僧劝我题苍壁,坡谷前头未敢刊"则透露出诗人谦逊与敬重之情,山僧建议他在石壁上题字留念,但他却不敢轻易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前留下人为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下岩的秀美与诗人的敬畏之心,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四面云山亭子
中峰千丈拔地起,特据其巅搆亭子。
初秋荟蔚尚连林,登临未露山容美。
重来木叶已半落,惟馀老翠及嫩紫。
精神气韵莫不献,纂组刻峭无能拟。
三旬饱看塞垣山,摧崣绮错固佳矣。
万景天全结搆精,又尽善焉乃在此。
赐宴蒙古王公及行围诸军校因遣各归部落
秋郊罢合围,六辔驻騑騑。
令日开佳宴,康衢敞御帏。
输诚悦藩翰,布泽锡恩辉。
千二百军校,驱驰听指挥。
遍教沾湛露,同得被阳晖。
执役今时切,和亲岁币非。
欢哗权弛禁,犒劳底从威。
怀肉无嘲朔,轒辒满载归。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