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十景·其六柳浪闻莺》全文
- 注释
- 如簧:比喻歌声动听像簧管乐器一样。
巧啭:巧妙地鸣叫或歌唱。
最高枝:最高的树枝,象征地位或声誉。
苑树:皇家园林中的树木。
青归:形容树木青翠繁茂。
万缕丝:比喻众多的树叶。
玉辇:用玉装饰的车,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
不来:指皇帝不再驾临。
春又老:春天即将过去。
声声诉:每一声都在倾诉。
落花知:只有凋零的花朵能理解这哀愁。
- 翻译
- 歌声婉转飘荡在最高的树枝上
皇家园林中的树木青翠,千万条丝线般蔓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山之景。"如簧巧啭最高枝",形象地表达了莺鸟在高处的树枝上歌唱的情景,如同演奏着美妙的乐曲。此句不仅展示了莺鸟的动人心魄的歌声,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苑树青归万缕丝"一句,则通过对柳絮纷飞的生动描述,传达出春天草木复苏、生命力旺盛的情趣。这里的“苑树”指的是长满了绿叶和细丝的柳树,“万缕丝”则形象地比喻了这些细小的柳絮。
"玉辇不来春又老"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玉辇指的是皇帝或贵族的车驾,这里用其代指期待中的佳人或友人。诗中说这位所期望的人物未至,而春天却已经悄然老去,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易逝、人情淡漠的无奈和悲凉。
"声声诉与落花知"则是诗人将心中的感慨向大自然倾诉。这里的“声声”指的是莺鸟啼叫的声音,而“落花”则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美好的消散。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也让读者产生共鸣。
整首诗以精巧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春日湖山中莺歌燕舞、时光易逝的人间美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