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润夜疑雨,窗寒曙拂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癖(chéng pǐ)的意思:指某种不良习气或嗜好已经成为人的固定习惯。
锄耘(chú yún)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用锄头耕种、除草,比喻勤劳努力地工作。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贫道(pín dào)的意思:贫道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自称贫穷的道士。它用来形容自谦自轻的说话态度,表达了谦虚、低调、不自负的心态。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芋火(yù huǒ)的意思:指的是芋头被烤熟后的香气,比喻人才或事物潜力被发掘出来。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卜隐次韵》描绘了诗人的一种淡泊生活态度和闲适的隐逸情趣。首句“养钝习成癖”,表达了诗人有意培养自己迟钝的心性,享受平淡生活的乐趣,这种习惯已经深入骨髓。接着,“居贫道已闻”暗示了诗人虽身处清贫,却能安于道义,不以物质匮乏为意。
“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描绘了诗人简朴待客的方式,用蒲团接待朋友,围炉煮芋与僧人分享,体现了其质朴的人际交往和对佛理的亲近。夜晚,“林润夜疑雨”,湿润的树林在月光下仿佛是细雨蒙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清晨,“窗寒曙拂云”,窗户透出的寒意伴随着曙光,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最后两句“丛丛墙下菊,书暇亦锄耘”则展示了诗人闲暇时的田园生活,即便是在读书之余,也会亲自劳作,亲手照料墙下的菊花,这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