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难名(nán m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命名、难以描述或难以评价。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求瘼(qiú mò)的意思:指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群氓(qún méng)的意思:指群众中的乌合之众,指没有文化修养、品德低劣的人群。
庶务(shù wù)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杂务。
虞舜(yú shùn)的意思:指贤明、仁德、勤政的君主或领导者。
元和(yuán hé)的意思:指和谐的局面,各方面的事物相互协调、融洽。
哲辅(zhé fǔ)的意思:智慧和才智的协助或辅助。
致治(zhì zhì)的意思:指通过治理、调整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达到治理的目的。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 翻译
- 哲辅辅佐着清明的治理,元和时期实现了天下太平。
他引导民众处理各种事务,尽力解救百姓疾苦。
对于长远的目标,他从不懈怠,寻求贤才以助成功。
由此可知,虞舜的美德,谦逊恭敬难以用言语充分表达。
- 注释
- 哲辅:有智慧的辅佐者。
延清:延续清明。
元和:古代年号,指元和时期。
致治平:达到政治安定。
庶务:众多事务。
瘼:疾苦,困难。
群氓:大众,百姓。
务远:考虑长远。
无怠:毫不懈怠。
求材:寻求人才。
虞舜:传说中的贤君。
恭已:谦逊有礼。
难名: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美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中的一段。诗人以哲辅(贤明辅佐)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延清问"象征着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元和致治平"则寓意着在和谐稳定的局面下实现国家的繁荣。"从人成庶务"强调了贤臣辅佐的重要性,"求瘼济群氓"则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和救济。
"务远能无怠"表明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求材可倚成"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最后两句"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通过赞美虞舜的谦恭美德,暗示了理想的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其德行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赞扬了贤臣辅政和君主以德治国的理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绮罗香.题同里许翁双美图
竹抱孙枝,桐垂美荫,人在小山幽处。
写出秋心,水镜倒沉天宇。
劳旧梦、世外烟霞,品新诗、闲中风趣。
问仙居、丁卯桥边,姓名更续昔时许。
明珠双换白璧,还似娇梅倩杏,紫云红雨。
玉管金炉,消遣慧烟香缕。
正好是、公子归来,莫漫言、诗人老去。
斗轻盈、燕燕莺莺,嫩凉生白苧。
百字令.吊陈氏女
佳人沦落,讶诗书未习,天然绝俗。
生小蓬门知礼数,邻里争传贤淑。
不厌荆钗,能甘蔬水,想见如冰玉。
含凄敛怨,双眉那肯轻蹙。
可怜一载因缘,百端磨折,转眼天年促。
断送青春愁病死,说甚洞房花烛。
薄命如斯,幽闺谁念,我为伤心哭。
霜摧雨打,芳兰竟萎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