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不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首句“不废吟诗习字”,点明了作者热爱文学艺术的生活习惯,无论是吟诗还是习字,都不曾荒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于精神生活的一种执着追求。
次句“常欣跋马登山”,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探索与享受。不论是骑马远行还是攀登高山,都充满了乐趣与欣喜。这不仅展现了他热爱自然的情怀,也暗示了他在繁忙政务之余,寻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接下来,“身劳未始非逸”,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于劳碌的理解。他认为,尽管身体上的劳顿,但心灵的愉悦与满足感,使得这种劳顿并非真正的疲惫。这表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即在忙碌中寻找快乐,在劳作中体验自由。
最后,“心静觉有馀閒”,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闲适。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只要心静如水,就能感受到更多的闲暇与宁静。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体现,即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文化、自然、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繁忙政务之余,对于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重视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後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昨夜云为崇,今霄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月到南窗小半扉,无灯始觉室生辉。
人间何处冰壶是?
身在冰壶却道非。
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
州在三峰最上头,上头高处更高楼。
都将万岳千岩景,堆作双溪叠嶂秋。
晚雨才收山尽出,暮天似水月如流。
敬亭堪喜还堪恨,领得风光揽得愁。
中书胡舍人玉堂夜直用万里所和汤君雪韵和寄
紫禁仙人视草闲,宫云低到绮疏间。
玉如为作回风舞,金炬高烧带笑看。
得句却嫌椽笔小,冲泥遣慰客毡单。
夜哦妙语锵鸾鹤,不觉梅梢霁日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