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补之掀篷图》
《杨补之掀篷图》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玉节葳蕤导羽麾,香风吹度翠云涯。

披图彷佛如曾见,江上孤篷岁晚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孤篷(gū péng)的意思:指孤立无援、无依无靠的境地。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香风(xiāng fēng)的意思:香气四溢的风。

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云涯(yún yá)的意思:指云的尽头,形容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补之掀篷图中的景象。首句“玉节葳蕤导羽麾”,以“玉节”和“羽麾”象征高洁与威仪,形象地描绘了画面中人物手持玉节、引领羽麾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香风吹度翠云涯”,通过“香风”和“翠云涯”的描绘,不仅渲染了画面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弥漫于整个场景之中。

“披图彷佛如曾见”,这一句表达了观者在阅读或想象这幅画作时,仿佛亲身经历其中,感受到了画面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强调了艺术作品对人内心世界的触动与共鸣。最后,“江上孤篷岁晚时”,将视线引向江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独的画面,时间似乎在此刻凝固,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空间,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补之掀篷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画面的壮丽与深邃,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子陵·其四

先生如此亦天民,高坐桐江一水滨。

却到陵夷排乱贼,方知名节是忠臣。

白鸥自去江湖远,黄纸何来道路频。

往往见人东庑下,伤心一代帝王真。

(0)

九日嘉会楼登高·其四

溪边菊一区,溪竹两相扶。

草木从吾好,风霜杀此无。

閒同元日醉,浩笑一生疏。

试问干云桧,何如小沜萸。

(0)

九日嘉会楼登高·其三

半酣壶矢折,又减两三扶。

九日江门有,千年栗里无。

山形当晚瘦,脚迹向秋疏。

问我登高去,都忘菊与萸。

(0)

喜何竹窗重过白沙话旧赠之·其二

忆年四十许,公弟立如山。

行止相料理,渔樵共往还。

馀情空耿耿,秋鬓各斑斑。

不是公怜我,清颜谁更攀。

(0)

周方伯至白沙

天上客来寻故人,江门月下足音闻。

便传一点江门信,逢著桃源且问津。

(0)

送陈仲治用旧韵

万言策进大廷对,三百人争甲榜名。

醉放渔歌此相送,白头閒动少年情。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