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漫兴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结篱未种渊明菊”,借用了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尚未在居所周围种植菊花,但内心已向往着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的生活。次句“作榭宁栖安石云”,“安石”指东晋名相谢安,“宁栖”则表达宁愿栖息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渴望。
后两句“时报林宗元礼过,为询东汉黄徵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林宗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礼贤下士著称;黄徵君则是东汉末年的隐士。诗人通过询问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隐士生活和高尚人格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希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践行这样的精神,追求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共鸣。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经古战场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驻马四顾,气候迂结。
秋空峥嵘,黄日将没。多少行人,白日见物。
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
昔人既能忠尽于力,身糜戈戟。脂其风,膏其域。
今人何不绳其塍?植其食。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题令宣和尚院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送王贞白重试东归
心苦酬心了,东归谢所知。
可邻重试者,如折两三枝。
雨毒逢花少,山多爱马迟。
此行三可羡,正值倒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