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称三不吊,畏最笑人庸。
周家贤宰相,后死愧韩通。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读史小咏》系列之二,名为“礼称三不吊,畏最笑人庸”。通过这首诗,全祖望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评价。
首句“礼称三不吊”,引用了古代礼仪中的一个原则,即在特定情况下不应前往吊唁,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的适度。这里可能暗指在处理某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历史事件时,应保持恰当的距离和谨慎的态度。
次句“畏最笑人庸”,则表达了对那些因畏惧而显得平庸的行为的批判。全祖望认为,真正的勇气和智慧在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缩,而是勇于担当,即使结果可能并不完美,也比那些因恐惧而选择逃避的人更值得尊敬。
接着,“周家贤宰相”一句,提到了周朝的一位贤明的宰相,暗示了全祖望对历史上那些具有远见卓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领袖的敬仰。同时,通过“后死愧韩通”这一转折,表达了对未能及时效仿或追随这些贤明领袖的遗憾和自责,强调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责任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个人行为、勇气、智慧与历史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如何保持恰当的道德立场和行动准则。全祖望通过历史的视角,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勇于担当,追求卓越,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谦逊自省,避免因恐惧而失去应有的勇气和智慧。
逋仙千载独知心。
别无人。
泪痕深。
长是自开自落自成阴。
白石後来疏影句,饶绮丽,总输他、清浅吟。
伤情。
伤情。
角中声。
夜沉沉。
更捣砧。
欲雪未雪、天欲老,云气昏昏。
梦绕西湖路渐不堪行。
人已骑驴毡笠去,留恨也,仗梅花、说与君。
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
清光赫赫,无何乡里独超然。
日月岂能照鉴,天地不能包裹,晃朗妙无边。
赖有竹涧水,却向世人传。
杳兮冥,恍兮惚,湛兮然。
这些消息,浑身是口也难诠。
截断千差歧路,屏除万般机巧,缆住钓鱼船。
往事都休问,静坐一炉烟。
玉皇传宣,搜求仙子,六百余员。
仙官仙位,补阙大罗天。
敕下诸神采访,随方所、选觅高贤。
三元日,书人功行,飞奏御炉前。
全真门弟子,修功积行,专要心坚。
猛降龙伏虎,炼汞烹铅。
一旦天书选举,云霄路、快着仙鞭。
朝金阙,三清殿下,作个状元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