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丽江同萧侍御作二首·其一》
《丽江同萧侍御作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浮槎(fú chá)的意思:比喻事物漂浮不定,没有稳定的根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妃(j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锦袍(jǐn páo)的意思:锦袍是指华丽而显赫的衣着,比喻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人数(rén shù)的意思:形容人群众多,数量庞大。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中隐(zhōng yǐn)的意思:隐藏在中间或内部,不容易被察觉的状态或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笑共江妃采采霞",诗人与江妃(传说中的仙女)一同欢笑,采摘着绚丽的云霞,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趣和浪漫情怀。"锦袍乘月坐浮槎",诗人身着华丽的锦袍,乘着月光下的木筏,流露出潇洒不羁的仙人风范。

"桃花两岸知何处"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的美景,桃花盛开的两岸景色如梦似幻,令人向往。"中隐秦人数百家"则点出他们可能来到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那里居住着数百户人家,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通过江妃、月色、桃花和隐居生活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宁静美好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顾璘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诗意,此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饮酒呈邻几原甫

天地不争行,日月不争明。

昼夜自显晦,冬春自枯荣。

夸父逐日死,共工触天倾。

二子不量力,空有千古名。

寄语贤与愚,何尝见长生。

我愿会良友,醉颜日常赪。

东海为酒樽,五湖为杯羹。

海罄湖且竭,尽倒为解酲。

苟死不复知,苟生徒牵情。

项籍乘牛车,驰上广武城。

强梁取秦鹿,慷慨犹为轻。

归来卧酒家,岂得惭公卿。

乐亦但如此,举世任营营。

(0)

宋次道一百五日往郑拜墓

去不避风雨,泣望松柏门。

飒然风悲响,如感泉下魂。

沃酹向坟土,空湿陈草根。

人归夜月冷,石马在九原。

(0)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安所得。

往居闾闬乏经过,闭门读书多废食。

便从冠带向仕途,强颜希禄非贪职。

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见如旧心相倾。

谈经树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骑长鲸。

谁意同行有迟疾,先入大梁凡几日。

大梁故人怜钝衰,迭为寄唱辞严密。

卒章言买羊与酒,虽齿动摇能饫溢。

亦知红颊教新成,更愿旧朋邀六七。

(0)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0)

中伏日永叔遗冰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

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

莹澈肖水玉,凛气侵人肌。

近日多故友,分贶能者谁。

信都顾贫贱,物物义不遗。

念我老且病,赤痱生枯皮。

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

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虽然已快意,何必咀嚼为。

天子厚于公,不使炽毒欺。

公亦厚于我,将恐煎熬随。

我有舐犊爱,自怜小子龟。

(0)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

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