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林花:生长在林间的花朵。
发岸口:在江岸边缘绽放。
气色:景象、景色。
动:激发、引发。
江:河流。
新:新鲜、新生。
此夜:今晚。
江中月:悬挂在江水中央的月亮。
流光:流动的、闪烁的光线,这里指月光。
花上春:花丛中洋溢的春意,形容月光照耀下的花丛如春天般明媚。
分明:清晰、分明。
石潭:由石头围成的深水池塘。
里:内部。
宜照:适宜照亮。
浣纱人:正在洗纱布的人。
- 翻译
- 岸边林花盛开,赋予江面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夜江中的月亮,月光照耀在花丛中,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清澈的石潭之中,这明亮的月光正适宜映照那洗涤纱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夜江景图。"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写出了初春时节,林中的花朵竞相开放在河岸边,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鲜感受和美好景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也传达了一种更新换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则具体描写了月亮在江水中的倒映,以及它对岸边花朵的照耀。这里强调的是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月光给予花卉的温暖和生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中的景象。"分明石潭"指的是清晰可见的河石和潺潺的溪流,"宜照浣纱人"则是说这种美好的夜色和月光,是适合人在其中沐浴、享受的。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诗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岳鄂王像
虎头将军面如玉,手执麟经衣戎服。
生绡一幅几百年,神采光荧射人目。
忆昔南渡谁谋臣,中兴之将推何人。
将军奉诏总戎律,壮志誓拟清中原。
义旗所经民安堵,丈八蛇矛马如虎。
钢刀斫胫拐子空,千里惊奔逐狂虏。
偃城城边飞战尘,三军胜气腾如云。
朱仙镇上势方锐,指日可平戎虏群。
捷书才奏遭谗口,赐环竟殒奸人手。
五国城头日色昏,金人相酌平安酒。
百战经营一旦空,惟馀史册表孤忠。
焚香再拜睹遗像,古庙飒飒生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