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蚊·其一》
《蚊·其一》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床前蜡纸一灯明,殷殷闻雷震惊

忽去青天鸟迹,骤来红树莺声

噆肤噬血宁甘死,投隙穿帷太巧生。

为尔通宵愁不寐,几回枕上又诗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蜡纸(là zhǐ)的意思:形容纸张质地薄而透明。

鸟迹(niǎo jì)的意思:指鸟类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投隙(tóu xì)的意思:指利用机会,寻找空隙投入到某个事物或活动中去。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闻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到了危险的边缘或紧要关头,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殷殷(yīn yīn)的意思:形容热切、渴望的样子。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震惊(zhèn jīng)的意思: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消息而引起极大的惊讶、吃惊。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虞俦的《蚊(其一)》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被蚊虫扰醒的画面。首句“床前蜡纸一灯明”营造出寂静而微光闪烁的夜晚氛围,蜡烛的微光照亮了纸张,暗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还在读书或写作。接着,“殷殷闻雷数震惊”形象地写出蚊子振翅的声音,如同雷鸣般频繁且令人不安。

“忽去青天无鸟迹,骤来红树有莺声”通过对比,写出了蚊子在空中飞舞和突然停落在红树上时的动态,反衬出夜晚的静谧。蚊子的活跃与莺鸟的鸣叫形成鲜明对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噆肤噬血宁甘死,投隙穿帷太巧生”这两句揭示了蚊子的习性,它们不惜叮咬人以求生存,甚至穿透帷帐的缝隙,展现了其生存本能的顽强和狡猾。

最后两句“为尔通宵愁不寐,几回枕上又诗成”表达了诗人因蚊子骚扰而彻夜难眠,却又在辗转反侧中激发了创作灵感,将对蚊子的厌烦与诗兴的勃发巧妙结合,寓言了生活中的烦恼也能转化为艺术的火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蚊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偶作二首·其一

蓬蒿附高原,芙蕖植污池。

物生自有性,不为高下移。

贵在世所用,未可以为师。

贱在众不识,未可以为嗤。

(0)

中秋月·其二

望外物容澄似水,坐中秋力凛如刀。

此身直愿乘双翼,飞上三峰第一高。

(0)

和厚卿饮西湖时小侄同赴

劳生从宦意多违,常恨交亲会合稀。

父子相随今不间,主宾交错暮忘归。

微波稳送兰船度,迟景徐看玉斝飞。

尽日清欢犹有憾,无人为唱缕金衣。

(0)

吕翁祠

山形天矫苍精剑,日气曈曚紫磨丹。

度尽世人人不识,青烟起处是邯郸。

(0)

送张职方守筠州

南国一麾守,知公安此行。

家山虽万里,子舍只邻城。

驿问中宵至,风谣接畛声。

定应持课最,同命到天京。

(0)

酬剑守王嘉锡郎中

登科三十四年春,五百人中有几人。

顾我虚名惭过分,得公佳句读惊神。

初疑暗里双珠掷,自喜怀间万玉陈。

预卜铃斋论仕契,入关聊为驻车轮。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