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下见人有将稗子者》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稗野(bài yě)的意思:指草木繁茂的野地,比喻事物杂乱无章、纷乱不堪。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饥民(jī mín)的意思:指因饥饿而困苦的人民。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相视(xiāng shì)的意思:两人或多人相互对视,互相注视着对方。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社会景象。"饥民瘦如鹄",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出饥民们因长期饥饿而形销骨立的状态,如同孤独的鸿雁。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在田野间寻找仅有的救命之粮——稗子。"将稗野田里",寥寥数语,却揭示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相视不能言",通过无声的对视,表达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深深哀愁和无尽的沉默,这种无声的悲凉更胜千言。最后,"悲风草间起"以自然环境作衬托,一阵悲凉的风从草丛中吹过,仿佛连天地都在为之动容,增添了整个画面的凄楚气氛。
总的来说,刘崧的这首《过山下见人有将稗子者》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以及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所见
倾欹石片插涟漪,上有萧萧杨柳枝。
藻荇半浮苔半湿,浣纱人去不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