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八首·其八》
《秋怀八首·其八》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瑟瑟西风乱壑哀,秋来门巷苍苔

床疑杨子书长满,径似陶潜菊自开。

几树蝉鸣朝露冷,千山鸟带夕阳回。

著书未少名山在,病卧堪怜万虑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卧(bìng wò)的意思:指因病而卧床不起。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朝露(zhāo lù)的意思:指事物短暂存在、易逝的现象。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万虑(wàn lǜ)的意思:形容忧虑繁多,心事重重。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杨子(yáng zǐ)的意思:指相貌俊美的男子。

子书(zǐ shū)的意思:指孩子的读物、儿童文学。也用来比喻初级的教科书或简单的读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瑟瑟西风乱壑哀,秋来门巷锁苍苔”以西风的瑟瑟声和门巷的苍苔锁闭,渲染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秋的哀愁之中。颔联“床疑杨子书长满,径似陶潜菊自开”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杨子,床头书籍堆积如山,暗喻学识的积累;又以陶潜的菊花自开,象征着诗人虽处困境,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与自由。颈联“几树蝉鸣朝露冷,千山鸟带夕阳回”通过蝉鸣与鸟归,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清冷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尾联“著书未少名山在,病卧堪怜万虑灰”则流露出诗人对著书立说的追求与对生命中种种忧虑的释然,即使身患疾病,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金人捧露盘·其二梅花

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冷香梦、吹上南枝。

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

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云痕冻,月痕澹,粉痕微。江楼怨、一笛休吹。

芳音待寄,玉堂烟驿两凄迷。

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

(0)

夜合花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

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

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

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

春衫抖擞,馀香半染芳尘。念嫩约,杳难凭。

被几声、啼鸟惊心。一庭芳草,危阑晚日,无限消凝。

(0)

九怀·其一

望九疑兮云雨,心惨惨兮思君。

冉冉兮愁痕,楚波深兮斑竹活。

历嵯峨兮极眺,讯遐心兮谁将。

蛟何跃兮冲波,鸿何惊兮离网。

湘有蘋兮渚有荃,欲将诚兮无能宣。

苍莽兮何之,孰亮余兮㛹娟。

羽何音兮锵锵,凤何仪兮济济。

朝腾余轫兮梧阴,夕娱兮清澧。

蹇踌躇兮自喜,溯清川兮如洗。

植馆兮云中,树之兮石磊。

磊贝阙兮鳞堂,杂青枫兮始霜。

芷路兮蘅薄,桂飞橑兮兰房。

相芰荷兮可衣,美秋菊兮曾粮。

瑶华兮在席,江有蓠兮吐芳。

被薜兮带萝,表之兮以兰香。

汇众卉兮扬徽,贮芳辛兮同薰。

哀弦切兮入云,灵来下兮缤纷。

捐余珰兮中流,遗余玦兮北渚。

俨奉君兮嘉荐,乃遗余兮芳杜。

时契阔兮难再,聊歌风兮自语。

(0)

寄秋江许端甫

妙年亲雅道,诸老日从游。

师法林和靖,家声许郢州。

江湖千里志,风月一襟秋。

好句人传志,诗名不待求。

(0)

次韵友人

只将梦幻视浮生,志念俱消岂复增。

竹杖芒鞋轻胜马,布衣蔬饭淡于僧。

睡魔为祟勤呼茗,病眼羞明懒近灯。

好把金鎞轻掠削,近来知有阿谁能。

(0)

明皇

山上汤泉架玉梁,云中复道拂瑶光。

丝囊暗结三危露,翠幰时遗百和香。

枉是金鸡亲便坐,更抛珠被掩方床。

匆匆一曲凉州罢,万里桥边见夕阳。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