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沙夜马细,吹雨晓笳清。
《送薛重中丞充太原副使》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薛 重 中 丞 充 太 原 副 使 唐 /无 可 中 司 出 华 省 ,副 相 晋 阳 行 。书 答 偏 州 启 ,筹 参 上 将 营 。踏 沙 夜 马 细 ,吹 雨 晓 笳 清 。正 报 胡 尘 灭 ,桃 花 汾 水 生 。
- 翻译
- 从中书省被派遣出来,作为副相前往晋阳。
负责回复偏远州郡的书信,参与上将军事营帐的筹划。
夜晚骑马行走在沙地上,步伐细致稳健;清晨时分,雨中吹响的胡笳声格外清脆。
正当报告说边疆胡人侵扰平息之时,桃花盛开,汾河水也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景象。
- 注释
- 中司:指中书省,古代中央行政机构,负责起草诏令等。
华省:华丽的官署,这里代指中书省。
副相:次于宰相的高级官员。
晋阳:古地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书答:回信,回复文书。
偏州启:偏远州郡呈上的书信或奏章。
筹参:参与筹划,出谋划策。
上将营:高级将领的军营。
踏沙:在沙地上行走。
夜马:夜晚骑行的马。
细:细致,这里形容马蹄轻盈。
吹雨:雨中吹风。
晓笳:早晨吹奏的胡笳,一种古代管乐器。
正报:正好报告,刚刚传来消息。
胡尘灭:胡人(古代对北方民族的泛称)的侵扰被平定。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和平与生机。
汾水:汾河,流经山西的重要河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家乡、赴任他地的情景。开篇“中司出华省,副相晋阳行”两句表明诗人友薛重担任太原的副使,即将离开中心地区前往晋阳城一带。"书答偏州启,筹参上将营"则写出了薛重在赴任途中与诗人书信往来,筹划军事之事。
接下来的“踏沙夜马细,吹雨晓笳清”生动地描绘了行军的艰辛和自然景象。夜晚时分,马蹄在沙土上留下的痕迹轻微而深刻;早晨时分,风中带着雨滴,笳声清脆。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更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肃穆的情感。
最后,“正报胡尘灭,桃花汾水生”则透露出边疆战事的胜利与自然景色的美好。"正报"意味着胜利的消息已经传来,而"胡尘灭"指的是对抗匈奴等北方民族的战争取得了胜利;"桃花汾水生"则是对太原一带自然风光的描绘,桃花盛开,汾河水清澈,表达了一种边塞初解放而大地回春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艰辛和目的地胜利消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赴任时的孤独与责任,同时也传递出边疆地区由战乱到和平转变的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