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记诵(jì sòng)的意思:记住并背诵。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生书(shēng shū)的意思:
未读过的书。亦指新课。 唐 姚合 《下第》诗:“闭门辞杂客,开篋读生书。” 唐 杜荀鹤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诗:“出为羈孤营糲食,归同弟姪读生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
失学(shī xué)的意思: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或条件。
书问(shū wèn)的意思:指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形容求学刻苦认真。
遗安(yí ān)的意思:遗留下的安慰或宽慰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幼时(yòu shí)的意思:指小时候或年幼时期。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赋得失学从愚子》。诗中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两个不同家庭环境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首句“记诵今年少,生书问不知”,点出年轻学子在学习上的困惑与迷茫,他们虽已开始读书识字,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却显得力不从心。接着,“无师陶氏子,失学少陵儿”两句,通过典故引入,将“陶氏子”与“少陵儿”作为反面教材,暗指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后果。这里,“陶氏子”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后代,而“少陵儿”则可能是指杜甫的后代,两人都因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而未能充分发挥其才华。
“乐有非贤父,遗安及幼时”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两句指出,即使家庭条件优渥,如果父母自身并非贤能之人,也难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强调了在孩子年幼时就应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以免错过最佳的学习时机。
最后,“刘殷那得似,各授一经迟”两句以刘殷为例,说明了及时且正确的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里的“一经”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之一,暗示了通过正确教育可以引导孩子走上正道,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具体事例,深刻地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良好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老去柴桑昼掩关,悠然得意在南山。
忘言妙处无人解,目送孤鸿天际还。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牛角横素书,春犁破朝雨。
鸿鹄志安知,功名心自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