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
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
必得(bì děi)的意思:一定会得到,必定会成功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唱歌(chàng gē)的意思:指人们欢快地歌唱,形容心情愉快或欢乐。
儿啼(ér tí)的意思:指婴儿啼哭声,比喻凄凉、悲伤的情景。
鬼子(guǐ zi)的意思:指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啼哭(tí kū)的意思:指哭泣、痛哭。
无常(wú cháng)的意思:无常指事物的变化无常、不稳定,常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人事无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其六十四)》。它以一种直白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生死轮回的主题。
诗中开篇“无常元不避,叶到即须行”,点明了生命的无常性,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生死的规律。接下来的“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形象地描绘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从一个七尺之躯逐渐归于尘土,化为一丈深的墓坑。这种描述既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也暗示了死亡的必然性。
“妻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这一句,通过对比生者与死者在离世时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强调了生死的界限。妻儿的哭泣是对逝者的哀悼,而“鬼子唱歌迎”则可能象征着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安宁或解脱,或是对死亡的一种超脱态度。
最后,“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既然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那么在生时追求的种种快乐与痛苦,最终都将化为虚无。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执着于生命中的得失,应该以一种更加豁达和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生死轮回的哲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秋日楼台在空际。画角声沈,历历寒更起。
深院黄昏人独自。想伊遥共伤前事。
懊恼当初无算计。些子欢娱,多少凄凉味。
相去江山千万重,一回东望心如醉。
多年不省庐山面,江上初从望中见。
秀骨苍颜五老人,顾我欣然如素善。
香炉峰顶紫烟浮,瀑布遥看银汉流。
云舒霞卷互明灭,倏忽变态无停留。
却疑清梦寻丘壑,风物何为宛如昨。
纵令真是梦中看,梦未觉时良不恶。
平生所愿今乃偿,宽著日月游山房。
青鞋布袜久已办,百钱挂杖聊徜徉。
蔷薇花落笋斑斑,酝酿清和数日间。
杜宇不知春去了,又啼斜日过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