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六十四》
《诗并序·其六十四》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无常不避,叶到即须行。

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

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

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必得(bì děi)的意思:一定会得到,必定会成功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唱歌(chàng gē)的意思:指人们欢快地歌唱,形容心情愉快或欢乐。

儿啼(ér tí)的意思:指婴儿啼哭声,比喻凄凉、悲伤的情景。

鬼子(guǐ zi)的意思:指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啼哭(tí kū)的意思:指哭泣、痛哭。

无常(wú cháng)的意思:无常指事物的变化无常、不稳定,常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人事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其六十四)》。它以一种直白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生死轮回的主题。

诗中开篇“无常元不避,叶到即须行”,点明了生命的无常性,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生死的规律。接下来的“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形象地描绘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从一个七尺之躯逐渐归于尘土,化为一丈深的墓坑。这种描述既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也暗示了死亡的必然性。

“妻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这一句,通过对比生者与死者在离世时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强调了生死的界限。妻儿的哭泣是对逝者的哀悼,而“鬼子唱歌迎”则可能象征着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安宁或解脱,或是对死亡的一种超脱态度。

最后,“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既然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那么在生时追求的种种快乐与痛苦,最终都将化为虚无。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执着于生命中的得失,应该以一种更加豁达和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生死轮回的哲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三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0)

凤栖梧/蝶恋花

秋日楼台在空际。画角声沈,历历寒更起。

深院黄昏人独自。想伊遥共伤前事。

懊恼当初无算计。些子欢娱,多少凄凉味。

相去江山千万重,一回东望心如醉。

(0)

望江南·其一过分水岭

征骑远,千里别沙阳。

泛碧斋傍凝翠阁,栖云寺里印心堂。回首意茫茫。

分水岭,烟雨正凄凉。

南望瓯闽连海峤,北归吴越过江乡。极目暮云长。

(0)

望庐山

多年不省庐山面,江上初从望中见。

秀骨苍颜五老人,顾我欣然如素善。

香炉峰顶紫烟浮,瀑布遥看银汉流。

云舒霞卷互明灭,倏忽变态无停留。

却疑清梦寻丘壑,风物何为宛如昨。

纵令真是梦中看,梦未觉时良不恶。

平生所愿今乃偿,宽著日月游山房。

青鞋布袜久已办,百钱挂杖聊徜徉。

(0)

春尽出郊

蔷薇花落笋斑斑,酝酿清和数日间。

杜宇不知春去了,又啼斜日过前山。

(0)

浣溪沙·其四安人生日

过隙光阴还自催。生朝又送一年来。

宴堂深处强追陪。

眼眩岂堪花里笑,眉攒聊向酒边开。

与君同醉莫辞杯。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