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永 福 方 广 岩 宋 /吴 锜 曾 访 神 仙 岩 洞 来 ,人 言 伟 观 似 天 台 。藤 萝 足 下 猨 猱 啸 ,钟 鼓 声 边 日 月 开 。灯 续 佛 光 凝 紫 翠 ,云 将 蜃 气 作 楼 台 。最 怜 贯 石 神 龙 尾 ,犹 带 天 东 雨 露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佛光(fó guāng)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也可指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贯石(guàn shí)的意思:穿过石头。
龙尾(ló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部分。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蜃气(shèn qì)的意思:指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况。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神龙(shén lóng)的意思:神龙是指具有神奇力量的龙,也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者具有威严的人物。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伟观(wěi guān)的意思:形容景色、建筑等宏大壮丽,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岩洞(yán dòng)的意思:指山洞或石洞。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猿猱(yuán náo)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一样粗野、无礼。
云将(yún jiāng)的意思:指在军事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智胜力的将领。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足下(zú xià)的意思:指脚下,表示位置或地位低下。
- 注释
- 曾:曾经。
访:拜访。
神仙岩洞: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洞穴。
人言:人们说。
伟观:壮观的景象。
似:像。
天台:天台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藤萝:攀缘植物,常指葡萄藤。
猿猱:猿猴。
啸:啸叫。
钟鼓:寺庙中的钟和鼓。
边:旁边。
日月开:形容日月交替。
灯续:灯火延续。
佛光:佛教中所说的神圣光芒。
凝:凝聚。
紫翠:紫色与翠绿。
蜃气:海市蜃楼的景象。
楼台:楼阁亭台。
怜:喜爱。
贯石:穿透石头。
神龙尾:神话中的龙尾。
犹带:仍然带有。
天东:东方天空。
雨露:雨水露珠。
- 翻译
- 我曾探访过神仙岩洞,人们说那壮观景象像天台山。
脚下藤萝缠绕,猴子在枝头啼啸,钟鼓声中日月交替显现。
佛光如灯,紫色翠绿交织,云雾幻化成楼阁台榭。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穿石而出的神龙尾巴,仿佛还带着东方天际的雨露润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永福方广岩的景象,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神幻色彩。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奥妙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具备佛教文化氛围,又不乏道家追求不朽精神世界的画面。
"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 开篇即点明诗人曾到访过被誉为“神仙岩”的地方,这个景点因其壮丽非凡而闻名遐迩,被人们赞叹如同仙境中的天台。
"藤萝足下猿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 诗人通过对藤萝、猿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而“钟鼓声边日月开”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流转,同时也象征着佛教中的净土境界。
"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作楼台。"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宗教美好幻想的深入描绘,“灯续佛光”表现出佛光照耀之美,而“云将蜃气作楼台”则是对神仙境界的一种想象,既有实景也有虚构。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山石与神龙的描绘,以及“雨露”的点题,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永恒不朽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是一篇集观察与想象于一体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