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仇未报耻未雪,休论明珠与明月。
与仇戴天古所戒,独漉独漉君当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尺铁(chǐ tiě)的意思:指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尺度。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戴天(dài tiān)的意思:形容极度嚣张、傲慢自大。
独漉(dú lù)的意思:独自挑水,形容一个人孤单地做事。
蛟鳄(jiāo è)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样子。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没人(méi rén)的意思:没有人,指人迹罕至或无人居住的地方。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泥水(ní shuǐ)的意思:指粘稠的泥浆或泥土,也比喻粗俗、卑劣的行为或言语。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这首诗名为《独漉篇》,由明代诗人李孟璿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愁苦,以及对复仇的执着追求,同时表达了对明珠与明月的向往,象征着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渴望。
首句“独漉独漉愁人心”,以“漉”字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仿佛在独自过滤着内心的痛苦。接着,“泥水没人浊且深”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愁苦比作深不见底的泥水,暗示愁苦之深重难以摆脱。
“明月不可见,明珠那复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明月和明珠分别象征着理想与美好,但它们却遥不可及,无法触及。这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也是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坚持。
“昨夜床头三尺铁,跃鞘时惊吼呜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主人公在夜晚中,床头的剑突然跃出鞘,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激荡与冲动,也预示着他即将采取行动,去实现自己的复仇愿望。
“父仇未报耻未雪”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未能为父报仇而感到的耻辱与遗憾。接下来的“休论明珠与明月”,则是在强调复仇的重要性,似乎在说,其他的一切美好都比不上为父报仇的迫切与重要。
最后,“群象不须断,蛟鳄不须剪。与仇戴天古所戒,独漉独漉君当勉”四句,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抉择。群象、蛟鳄在这里象征着社会与自然的力量,与仇戴天则意味着与仇人共存于世的无奈。整句话意在劝告读者,面对困境与挑战,应当勇敢地面对,即使孤独一人,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
整体而言,《独漉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对理想与复仇的执着追求。
不辞鸣棹远相寻,欲向江斋伴旅吟。
百事未成年已长,几时才别夏将深。
萱留倦蝶连池绿,树带残莺满寺阴。
恐被老僧嫌滞碍,旧游休说更伤心。
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上公承诏出蓬莱,立马风烟万里开。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
牙前部曲多收绩,幕下宾僚更倚才。
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