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微钟夕,阴林散夜声。
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夜宿石门闻秋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画面。首句“洞口微钟夕”以傍晚时分洞口传来的钟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阴林散夜声”写夜晚树林中零星的声响,增添了秋夜的寂寥感。
“孤灯残月下”转而描绘个人独处的情景,一盏孤灯下,月光洒落,映照着千嶂山峰,增添了孤独和远方的意象。“断猿鸣”则通过哀怨的猿啼,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离愁。
“飒沓惊禅定”一句,写风吹过松林,打断了诗人的禅定思绪,使得心境动荡不安。“萧条动客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旅人,面对此景所生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诗人无法入睡,只能卷起帷幕,凝视着明亮的月光从松树间斜照下来,更显出他的孤独与无眠,深化了全诗的秋夜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声音、光线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