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其一》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其一》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东门煌煌骊驹金羁

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

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金羁(jīn jī)的意思:金羁指的是用金子做成的马勒,比喻高贵而华丽的马勒。也常用来形容人受到高贵的束缚或限制。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骊驹(lí jū)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有出色才能的年轻人。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香阁(xiāng gé)的意思:香阁指的是宫廷内供奉神灵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豪华、华丽的居所。

芸香(yún xiāng)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芸香阁(yún xiāng gé)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翻译
东门何煌煌,骊驹络金羁。
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
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
注释
东门:指代城市东门,繁华之地。
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
骊驹:黑色骏马。
络金羁:装饰华丽的马笼头。
朱颜:红润的脸色,形容人的青春美丽。
秋鞠:秋天的鞠(草),比喻成熟的才华。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神有神。
青云姿:高远的志向或才情出众。
芸香阁: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学术机构。
编书:编辑书籍。
隃麋:古代的一种毛笔,这里代指书籍工作。
滞:停留,困顿。
江汉:泛指长江和汉水流域,这里指作者所在之地。
发轫:驾车启程,比喻开始行动。
安之:何处安身,表达迷茫或寻求出路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而又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东门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繁荣与自身的情感体验。

“东门何煌煌”一句,以问句形式开始,营造出一种疑惑和期待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好奇心态。接着,“骊驹络金羁”,则具体描绘了东门的景象,骊驹即是华美的马,络金羁则是用金装饰的马缰,表现了当时贵族豪华的生活。

“朱颜照秋鞠”一句,用鲜明的色彩勾勒出秋日的明媚和温暖。诗人借此强调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炯炯青云姿”,则继续描写自然景象,青云之下显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

“往登芸香阁”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新的空间——书房。这里,“编书给隃麋”表明了诗人的文学追求和学问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最后,“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则表现出了诗人对远行者的祝愿。滞江汉即是停驻在江汉一带,这里的“发轫”意味着启程,而“将安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平安到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李廌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更重要的是,他传递了一种文化精神和情感交流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再次前韵二首呈士秀·其一

相逢此日胜平生,不厌支筇数送迎。

乐地共欣三径就,诗坛仍见一军惊。

风飘柳线曾经染,雪著梅梢分外清。

光景唤人无计奈,剩烦佳句破愁城。

(0)

偶作二首·其一

身閒赢得闭斋房,不向尘中染色香。

静处试寻真面目,光阴非短亦非长。

(0)

洁泉

绝爱泓然一鉴渟,肯教尘土犯清泠。

祇缘较德先生似,不为争名陆羽经。

(0)

和叔武逢梅二首·其一

爱花不厌百回看,细数香须定若干。

莫怨东风消息早,为凭佳句唤司寒。

(0)

邂逅南昌簿孙正之剧谈别后聊以记所期者

三秦擅淮右,三孔专江西。

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

吾生亦太晚,流风殆谁归。

龙泉剑之精,夜气贯斗箕。

今其为三孙,锋芒不能辉。

大孙学如针,钻到罅隙微。

小孙笔如雷,挟雨驱虹蜺。

弟兄时辈中,群雄望风雌。

我新幸且识,其仲字正之。

才调骥历块,襟怀鸥忘机。

每见必樽酒,谩延率移时。

剧醉尚正色,太平辄愁眉。

万事谈未了,心随白云飞。

其如总是客,而更遽语离。

各著古人鞭,满意酬所期。

离合有自然,姑置天一涯。

(0)

赠南丰胡国华

军山未信旴水屈,清淑之气相盘郁。

天地有时不关防,古今何代无人物。

道德大成文小成,君小成者成者精。

逢人问我江西派,从此南丰不是曾。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