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袁人雪谤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无 讼 堂 诗 宋 /沈 昭 远 欲 为 袁 人 雪 谤 声 。
- 翻译
- 想要为袁州人洗刷冤枉的名声。
- 注释
- 欲为:想要做,打算。
袁人:指袁州的人,古代地名,今江西宜春一带。
雪谤声:洗刷冤枉之声,比喻消除不实的指责或诽谤。
- 鉴赏
"欲为袁人雪谤声"一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沈昭远的《无讼堂诗》。此句点明了诗人对于被诽谤者的同情心绪,表达了想要替他们洗清不白之冤的愿望。
在这句中,“袁人”指的是曾遭受不白之冤的人物,而“雪谤声”则意味着要纠正那些对其不公正的评价和诽谤。诗人的这一愿景,体现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待同胞的宽厚与怜悯。
沈昭远通过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个人品德的高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此外,这种情感和理念在整个宋代文学中均有所体现,显示出那个时代文人对于道德与正义的强烈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叔并呈叔鱼
望望吴楚隔,悠悠兄弟思。
经行偶来过,喜极为成诗。
二父已名世,诸郎皆好辞。
谁云前辈远,未觉此风衰。
声声慢·其一春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声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岳麓寺
霁景映苍麓,岚光泛层峦。
清和惬幽步,窈缭穷遐观。
偶与文会俱,未觉心赏阑。
一窗奥明具,万象高下宽。
城郭隐沙际,庙宫见林端。
引涧日流厨,取泉时出山。
摩挲云杉去,惆怅烟竹寒。
嘤鸣感伐木,肥遁思考槃。
邹公有荒台,百世名不刊。
悠悠湘波去,使我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