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
《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竹外池塘烟雨收,送春无伴亦迟留

秦城马上半年客,潘鬓水边今日愁。

气变晚云红映阙,风含高树碧遮楼。

杏园花落游人尽,独为圭峰一举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jìnyóuēnnánchí
táng / zhào

zhúwàichítángyānshōusòngchūnbànchíliú

qínchéngshàngbànniánpānbìnshuǐbiānjīnchóu

biànwǎnyúnhóngyìngquēfēnghángāoshùzhēlóu

xìngyuánhuāluòyóurénjìnwèiguīfēngt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迟留(chí liú)的意思:迟延逗留,拖延不去。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潘鬓(pān bì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发髻。

秦城(qí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秦国的都城,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者官僚机构。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杏园(xìng yuán)的意思:指好友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友谊深厚的关系。

一举(yī jǔ)的意思:一次行动或举动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独自游历慈恩寺南池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竹外池塘烟雨收"一句,以淡淡的烟雨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送春无伴亦迟留"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天不舍的哀愁,彷彿中带有一丝孤独感。

接下来的两句"秦城马上半年客,潘鬓水边今日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半年客"自称,表明自己长时间的游离生活,同时在潘鬓水边产生了更多的忧愁。

"气变晚云红映阙,风含高树碧遮楼"中,通过对天气变化和晚霞映照城阙,以及风吹动树叶遮掩楼宇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寂寞情境。

最后两句"杏园花落游人尽,独为圭峰一举头"则表明在杏园中,虽然花瓣纷飞而游人已散,但诗人的目光却独自停留于圭峰之上。这里的"举头"动作,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仰望,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绘,构建了一幅春尽时节中人的孤独与情感共鸣的画面。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豫章访旷达不偶题壁

湖上青青万柳条,吹箫曾记醉相邀。

重来相觅不相遇,却驾柴车过市桥。

(0)

秋怀·其一

万壑东归昼夜流,人间自是本无愁。

不悲白骨塌秋井,尚恨华屋归山丘。

此事直须一杯酒,只今何用万里侯。

明朝且可寻黄独,荷锸径往西山秋。

(0)

杂诗五首·其四

閒夜坐中庭,素月流我怀。

鸣琴发玄思,俗音难与谐。

微飔经前楹,徐响正裴回。

欲歌南风曲,听者良已希。

愿言荐清庙,复感凤来仪。

(0)

赋得新月

团团故园月,微钩画云端。

孤舟天际来,湖波正瀰漫。

但念时节流,不畏道途难。

晚树齐弄色,晴飙骤生寒。

归鸟哺高林,稚子迎门欢。

梦中倏先至,相思强加餐。

(0)

虎林玄妙观

琳宫古崔嵬,独㨿山胜绝。

天光垂帝座,照耀金碧色。

修廊接层崖,俯目视深泽。

阴阴木叶暗,石削苍壁冽。

流泉出嵌空,六月洒飞雪。

平生功名谋,洗我肝肺热。

同游得幽人,再拜摩断碣。

兴亡见唐汉,高爽了吴越。

更拟穷幽探,驰景忽西灭。

(0)

用行甫韵

蛟鼍不肯脱渊深,鸟雀还知宿茂林。

笑我羁孤成蹇蹇,于今衰老复骎骎。

愁多未易追前事,病久犹当屈壮心。

闻道西溪田可得,安栖从此得追寻。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