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南湖十首·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南湖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平静湖面上的景象与行舟之上的画面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风恬湖水平”,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微风轻拂,湖面如镜,没有一丝波澜,给人一种平和舒适的感觉。“画舸月中行”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月光下的小船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
“不见渔父处”,转而从视觉转向听觉,暗示了湖面上虽无渔父的身影,却能感受到他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不见”并非真的看不见,而是通过反衬手法,强调了湖面的静谧与和谐,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但闻渔笛声”,最后以渔笛声收尾,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还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渔父们的故事,或是对生活的感慨,或是对自然的敬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饱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湖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元再题
梅残万点路傍雪,桃露一班梢上红。
惆怅六鳌山已去,了无情绪答春风。
解连环
素封谁托。空寒潮浪叠,乱山云邈。
对倦景,无语消魂,但香断露晞,絮飞风薄。
杜宇声中,动多少、客情离索。
远阑干伫立,暗记那回,赏遍花药。依依岁华自若。
更低烟暮草,残照孤角。
□叹息、故里春光,有幽圃名园,算也闲却。
早早归休,渐过了芳条华萼。
趁良时,按歌唤舞,旧家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