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鲍景翔鲁斋·其二》
《哭鲍景翔鲁斋·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高年八帙细字尚亲抄。

已矣蝇头笔,谁其凤觜胶。

传言外意,始识画前爻。

此老埋黄壤,纷纷面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帙(bā zhì)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琳琅满目。

传言(chuán yán)的意思:指流传的谣言或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凤觜(fèng zuǐ)的意思:凤嘴,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响亮。

高年(gāo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大、年纪长。

面交(miàn jiāo)的意思:面对面交流、当面交谈

年开(nián kāi)的意思:指新的一年开始,新的希望和机遇出现。

外意(wài yì)的意思:外表看起来不同,内在却有相同的意思。

细字(xì zì)的意思:指写得细小的字。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蝇头(yíng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微不足道。

翻译
年迈之人翻开八卷书,细小字体亲手抄写。
蝇头小字已无多力,谁能再用凤凰嘴胶粘贴。
能理解言外之意,才懂得画中的深意符号。
这位老者如今长眠黄土下,众人纷纷感叹往日的交往。
注释
高年:年迈。
八帙:八卷书。
细字:小字。
亲抄:亲手抄写。
蝇头笔:极小的字迹。
凤觜胶:比喻珍贵或精细的粘合物,此处指书写工具。
传言外意:言外之意,深层含义。
画前爻:画中的隐喻或象征符号。
埋黄壤:长眠地下。
纷纷:众多,形容人多。
叹面交:感叹过去的交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标题为《哭鲍景翔鲁斋(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亡友鲍景翔的怀念与哀悼。

"高年开八帙,细字尚亲抄。已矣蝇头笔,谁其凤觜胶。"

这四句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对往事的追忆,他曾经仔细地整理和抄录重要文献,但如今连最基本的写作工具——“蝇头笔”也不再属于他了,而那用来粘贴纸张的“凤觜胶”也无人问津。这些物品对老人来说,是与往事联系的最后痕迹。

"能传言外意,始识画前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字和绘画来传达内心情感的能力,以及他开始理解那些在画面上表现出的深奥含义(“画前爻”)。

"此老埋黄壤,纷纷叹面交。"

最后两句则写到了诗人对那位已逝去的朋友鲍景翔的哀悼之情。“此老”指的是鲍景翔,他如今长眠于地下(“埋黄壤”),而诗人则是不断地叹息,感慨交加。

整首诗通过对物品和艺术的描写,以及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流逝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寄外子海上

萱闱日日盻归槎,腊鼓声中未到家。

曾约秋窗评菊谱,翻劳烟驿剪梅花。

(0)

春昼曲

帘钩微上帘旌飘,明窗净几殊清寥。

眉子砚开墨新试,耳彝炉烬香先烧。

兰阶细细和风动,一桁幽香鬓边送。

朱喙轻圆语慧鹦,粉腰婀娜飞幺凤。

幽居空谷日迟迟,倚竹拈花足解颐。

乍可湖云丝柳抹,频经山雨锦苔滋。

宜书宜画还宜绣,取次安排消永昼。

笋香茶味足清娱,镜中诗里从消瘦。

(0)

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四

相见知有日,曰归难豫期。

罔极恩未酬,立世将何为。

恐添堂上愁,有泪惟偷垂。

当归何日寄,远志难为移。

春花歇秋日,根落名将离。

愿言松柏心,长祝亲期颐。

(0)

杂兴·其八

桃李岁再实,来年为之衰。

求鱼至乾谷,岂复遗鲲鲕。

利不自地出,亦不自天来。

桑孔精心计,利源自兹开。

吾观《盐铁论》,斟酌堪活国。

文学何纵横,祝生古遗直。

彼哉两府士,斗筲固容默。

勿贻匈奴羞,中朝思衮职。

(0)

闻雁

孤雁一声语,秋心暗里知。

衡阳归有路,怜我竟何之。

(0)

九月九日与兰妹登高阁作

壶中有酒且同酬,共向西园忆旧游。

万事回看旦夕异,一身休为百年愁。

但寻黄菊簪青鬓,莫采茱萸怨素秋。

乐饮不须辞日暮,人生能得几登楼。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