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将虚望岁,禾尚冀书年。
印地纹徒渍,霾天色稍蠲。
晚报西峰羃,谁能稳夜眠。
对时(duì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钟表的时间显示完全一致。
槐蝉(huái chán)的意思:指人为了逃避危险或困境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获全(huò quán)的意思:指得到完整的利益或结果。
空意(kōng yì)的意思:指只会空谈而不实际行动的人。
柳梢(liǔ shāo)的意思:指眼睛的角膜和眼白的交接处,也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霾天(mái tiān)的意思:指空气中的烟雾、灰尘等因污染而形成的浑浊天气。
怕生(pà shēng)的意思: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不善于与人相处。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石燕(shí yàn)的意思:石燕是指石头变成燕子,比喻人才出众,超凡脱俗。
天色(tiān sè)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或天气的变化。也用来形容天色的明暗、亮度。
晚报(wǎn bào)的意思:晚报是指晚上出版的报纸,也可以比喻晚期才得知的消息。
望岁(wàng suì)的意思:期盼新年的到来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希恩(xī ēn)的意思:希望得到别人的恩赐或帮助。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这首诗描绘了频繁的云雨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雨势变化的动态美。首句“频朝云势作”点明了云层的聚集与变化,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接着“时复雨丝连”则形象地描绘了雨丝的连续不断,仿佛织成了一片细密的网。
“待霈愁无那,翘空意转悬”两句表达了对雨水的期待与担忧,既希望雨水能带来滋润,又担心过多的雨水会带来灾害,这种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接下来的“柳梢惊偃浪,池面怕生涟”通过柳枝和池水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强烈,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比政吾知戒,希恩若获全”两句中,“比政”可能是指比较政事,这里暗含了对雨水影响农业生产的担忧,而“希恩若获全”则表达了对雨水适度的渴望,希望它既能缓解旱情,又不至于造成灾害。
“麦将虚望岁,禾尚冀书年”则直接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接下来的“印地纹徒渍,霾天色稍蠲”描述了雨水在土地上的痕迹以及天气的逐渐好转。
“对时占石燕,数节咽槐蝉”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观察石燕和槐蝉的行为来感受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晚报西峰羃,谁能稳夜眠”以傍晚时分西山被云雾遮蔽的景象,表达了对夜晚难以安眠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势、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