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儒 释 宋 /刘 克 庄 鹅 湖 始 若 小 异 ,虎 溪 岂 必 皆 同 。平 亭 晦 庵 子 静 ,揑 合 渊 明 远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庵子(ān zǐ)的意思:庵子是指佛教寺庙里的房舍,也可泛指居住的地方。
鹅湖(é hú)的意思:指人或物在水中漂浮,无所依靠。
虎溪(hǔ xī)的意思:指勇猛的虎。比喻人勇猛有力,气概威武。
明远(míng yuǎn)的意思:明亮遥远,形容光明的前途或远大的前程。
捏合(niē hé)的意思:指随意拼凑、胡乱拼凑。
平亭(píng tíng)的意思:平和宽广的亭子,比喻心地宽广,待人和气。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小异(xiǎo y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差异很小,几乎没有区别。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 注释
- 鹅湖:指鹅湖之会,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两位著名理学家的学术辩论地点。
始若:起初似乎。
小异:微小的不同观点。
虎溪:东晋高僧慧远讲经的地方,后成为学术交流的象征。
岂必:难道一定。
皆同:都必须一致。
平亭:平日的书斋或聚会地点。
晦庵子静:晦庵,朱熹的号,子静是他给自己取的别名,表示宁静的学者形象。
捏合:比喻融合或综合不同的观点。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远公:慧远,因其在庐山建寺弘法而被称为远公。
- 翻译
- 鹅湖初时看似仅有微小差异
虎溪难道就一定要完全相同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和谐的境界。开篇“鹅湖始若小异,虎溪岂必皆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寻求内心世界的统一。接着,“平亭晦庵子静”则是形容一个宁静安详的环境,其中“子静”暗示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最后,“捏合渊明远公”中的“捏合”意味着内心的融汇与和谐,而“渊明远公”则是在赞美一位深邃、明达且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物,很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导师或是对自己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内在修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儒家与佛教哲学融合的追求,以及对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边将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崙。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