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棹歌》
《棹歌》全文
清 / 沈用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风江潮动茫茫懊蔼中夜未央

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懊蔼(ào ǎi)的意思:形容内心烦闷、不安。

潮动(cháo dòng)的意思:形容潮水涌动,比喻形势变化迅速,势头强劲。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夜未央(yè wèi yāng)的意思:指夜晚还未结束,时间尚早。

鉴赏

这首《棹歌》由清代诗人沈用济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月色朦胧、风起潮涌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风江潮动月茫茫”,以“风”、“江”、“潮”、“月”四个意象串联,勾勒出一幅夜晚江面上风起潮涌、月光如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月茫茫”不仅指月光朦胧,也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辽阔。

次句“懊蔼声中夜未央”,通过“懊蔼声”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懊蔼声可能是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或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后两句“南北东西尽莲叶,不知鱼戏在何方”,将视线从广阔的江面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景物——莲叶。莲叶遍布江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命的繁衍与延续。然而,诗人却在此时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引人深思的问题:“不知鱼戏在何方”。这个问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和对未知的好奇。它让读者不禁想象,在这无边的莲叶间,鱼儿们或许正自由自在地游弋,享受着属于它们的快乐时光。

整体而言,《棹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江边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存在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用济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万明府邀游前仓宝胜寺

龙象凄凉几劫灰,独余双塔在蒿莱。

春风藓合亡朝石,落日烟生望海台。

千载布金人已泯,廿年挟策客重来。

寻常兴废无须问,且为尘踪浣一杯。

(0)

赠周山人·其二

子云今喜有童乌,玄就何妨毂未朱。

日月尽教柯自烂,烟波且与钓为徒。

谁从门外轻题凤,我亦江东久忆鲈。

此去故山元不远,扁舟可许结盟无。

(0)

戊子元日

薄游日月易蹉跎,尊酒逢人强啸歌。

咫尺故山乡信少,留连新岁客怀多。

谢池荏冉春生草,瓯海微茫水有波。

自笑江湖缘未了,又随行殿听鸣珂。

(0)

过崇安分水关

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

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

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

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

(0)

唐华滨民部太夫人七帙时华滨奉使东旋·其二

游子承恩出汉京,大家拥传逐东征。

潘舆自快褰帷望,莱彩兼看衣绣行。

七十年回天女笑,三千桃见岁星名。

时人若问长生药,指取中霄玉露茎。

(0)

连理枝.画梅赠罕青

铁样枝儿拄。玉样花儿吐。

信手涂来,春头腊尾,月迎云拒。

好持归悬向、古松寮,引隔烟鹤语。千里淮陵路。

三百罗浮树。瓈水东回,环山西抱,梦当飞去。

且填成、石帚暗香词,教小红低度。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