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堂》
《秋堂》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堂灯烛辉辉,照我书边泪湿衣。

何术更堪图惬快平生已是足乖违

悠悠客路和愁往,杳杳青山借梦归。

虫响风鸣俱有恨,惊残二十七年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虫响(ch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细小,像昆虫的叫声。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乖违(guāi wéi)的意思:违背常理、不合常情。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惬快(qiè kuài)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堂(qiū táng)的意思:秋天的堂屋,指诗书雅正的学堂。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悠客(yōu kè)的意思:形容人悠闲自在,不受拘束。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烛夜(zhú yè)的意思:在夜晚点燃蜡烛,继续工作或学习到很晚的意思。

鉴赏

这首宋朝吕南公的《秋堂》,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灯火昏黄的厅堂中,沉浸在书籍与思绪之中,泪水悄然滑落,浸湿了衣裳。诗中的“秋堂灯烛夜辉辉”,以明亮的灯火反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接下来的“照我书边泪湿衣”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伤与自省的氛围。

“何术更堪图惬快,平生已是足乖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似乎在问自己还有何种方式能让自己感到满足与快乐,而回顾一生,却发现已经充满了遗憾与违背初衷的地方。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思。

“悠悠客路和愁往,杳杳青山借梦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在漫长而孤独的旅途中,诗人只能借助梦境回到那遥远的青山,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青山”不仅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理想之地,也寄托了他对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最后,“虫响风鸣俱有恨,惊残二十七年非。”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虫鸣与风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些声音仿佛都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惊残二十七年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岁月的反思与遗憾,暗示了他对于时间流逝、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它不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半山亭·其一

一墩千古且閒争,拗鬼何知更此平。

蕉鹿也知真梦梦,此亭吾恐亦虚名。

(0)

读文山别集·其三

神在知几道亦行,存亡进退古今情。

堂堂如此文山辈,要亦人间万古英。

(0)

奉荅司马提学·其三

万古经书万古明,圣贤言语圣贤情。

乾坤倘与人描画,日月山川想更精。

(0)

渊明·其一

圣贤自古在知几,膰肉那知女乐非。

问我当年陶靖节,柴桑可是折腰归。

(0)

谢陈汉崇少参历日

甲子书来问钓舟,江边草木领春秋。

野人不作经纶梦,笑撚花枝坐白头。

(0)

读杨时秀诗集

江湖此卷三千首,今古何年二百春。

明日会寻留鹤老,北山灯火拜刘因。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