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盛必有衰,物生须有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人 物 吟 宋 /邵 雍 人 盛 必 有 衰 ,物 生 须 有 死 。既 见 身 前 人 ,乃 知 身 后 事 。身 前 人 能 兴 ,身 后 事 岂 废 。兴 废 先 言 人 ,然 后 语 天 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后事(hòu shì)的意思:指人死后的事情,也可泛指事情结束后的处理。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后(rán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接续关系,指紧接在某个动作或事件之后发生的另一个动作或事件。
身前(shēn qián)的意思:指身体前面的位置或方向。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 注释
- 人:人类。
盛:繁荣。
衰:衰退。
物:万物。
生:生长。
死:死亡。
既:既然。
见:看见。
身前人:眼前的人。
乃:才。
知:知道。
身后事:身后的事情。
能:能够。
兴:兴盛。
废:废弃。
先:首先。
言:谈论。
然后:接着。
语:述说。
天地:天地万物。
- 翻译
- 人繁荣必有衰退的时候,万物生长必然有死亡的一天。
当我们看到眼前的人,才能理解身后的事情。
眼前的人可以创造兴盛,身后的事怎能被遗忘。
谈论兴衰首先要提及人,然后再向天地诉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人物吟》,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万物的规律。首句"人盛必有衰,物生须有死",揭示了世间万物盛极必衰、生命终将消亡的自然法则。接着"既见身前人,乃知身后事",通过眼前的人与事,引出对身后世界的思考,暗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
"身前人能兴,身后事岂废",强调即使人在世上的时间有限,但他们的影响和事业并不会因此而废弃。最后两句"兴废先言人,然后语天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兴衰与宇宙秩序的深思,认为人类的兴衰变迁是天地间宏大叙事的一部分,应当在理解个体命运的同时,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富有深意,体现了邵雍对人生、宇宙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黄榆岭
厚坤忽拥太行脊,上倚青天才一尺。
地凝馀滓荡水痕,我忆乾坤始开辟。
谁镌万朵玉芙蓉,苍壁丹崖太古色。
雄根西与昆崙连,爽气东堪泰岳敌。
上有夭矫之寒松,下有碨磊之怪石。
瀑布直下三千丈,长虹偃蹇明珠掷。
万壑晴看云气流,六月时有冰花积。
幽龙往往涧底眠,一泓不动玻瓈碧。
层峦回岫咫尺间,恍惚龙行失南北。
仰窥嵰崄心骨惊,俯瞰谽谺毛发立。
马蹄局蹐不敢驰,耸耳长鸣如有识。
左右应接且徐步,一一异态看殊斁。
嗟我平生爱肥遁,利名不治烟霞癖。
见此喜极颠倒吟,安得长风驾两腋。
摩挲绝顶纵双眸,一睹方圆天地窄。
砧岩欲讨幽人居,白鹤时见飞来只。
何日买田耕紫烟,閒看云霞朝复夕。
《登黄榆岭》【明·王云凤】厚坤忽拥太行脊,上倚青天才一尺。地凝馀滓荡水痕,我忆乾坤始开辟。谁镌万朵玉芙蓉,苍壁丹崖太古色。雄根西与昆崙连,爽气东堪泰岳敌。上有夭矫之寒松,下有碨磊之怪石。瀑布直下三千丈,长虹偃蹇明珠掷。万壑晴看云气流,六月时有冰花积。幽龙往往涧底眠,一泓不动玻瓈碧。层峦回岫咫尺间,恍惚龙行失南北。仰窥嵰崄心骨惊,俯瞰谽谺毛发立。马蹄局蹐不敢驰,耸耳长鸣如有识。左右应接且徐步,一一异态看殊斁。嗟我平生爱肥遁,利名不治烟霞癖。见此喜极颠倒吟,安得长风驾两腋。摩挲绝顶纵双眸,一睹方圆天地窄。砧岩欲讨幽人居,白鹤时见飞来只。何日买田耕紫烟,閒看云霞朝复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0667c70034750a847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