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源(bìng yuán)的意思:病的根源,指问题的根本所在。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疾时(jí shí)的意思:疾时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聚头(jù tóu)的意思:指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或解决问题。
苦痛(kǔ tòng)的意思:指身心上的痛苦和煎熬。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情尘(qíng chén)的意思:指感情纠葛、烦恼纷扰的世俗尘世。
去向(qù xià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去向或事物的去处。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狮子(shī zi)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威武震撼的吼叫声。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失却(shī què)的意思:失去、丧失
所归(suǒ guī)的意思:指属于、归属于。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问疾(wèn jí)的意思:询问疾病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消散(xiāo sàn)的意思:消散指的是事物逐渐散去、消失或消散。
心上(xīn shàng)的意思:指心中的所思所想,内心的感受。
药方(yào fāng)的意思:指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或措施。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创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第八十二首。诗中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佛教中的生死轮回、疾病根源以及解脱之道。
首句“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提出问题,指出佛祖所面临的疾病与痛苦,以及这些疾病在众生心中的疑惑。接着,“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表达了通过去除情感的尘埃,心灵得以解脱,如同风吹过不留痕迹。诗人进一步追问:“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引导读者思考疾病和痛苦的根源,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和消失的。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则将思考引向生命的起源与终点,暗示生命的过程充满了未知。最后,“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强调了直接洞察真相的重要性,认为一旦理解了生命的本质,痛苦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引用了佛教经典中的故事,维摩诘居士年老体衰,文殊菩萨前来探望并询问他的病情。然而,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反问,是否真正理解了维摩诘的智慧,是否只是关注表面的疾病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真理。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则以形象的语言告诫人们,过分专注于外在的解决方法(如药物治疗),往往会忽视内在的根本问题。这里“狮子儿”可能象征着内在的智慧或力量,提醒人们在面对疾病和痛苦时,应寻求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手段。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比喻,深刻地探讨了佛教哲学的核心议题——如何通过内心觉悟来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解脱的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