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琼土最暖冬至后尚有菊蕊未开者》
《琼土最暖冬至后尚有菊蕊未开者》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炎海霜菊后开,却留蓓蕾待阳回。

寒枝未放篱头信,暖律先嘘荻孔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蓓蕾(bèi lěi)的意思:指花朵刚刚长出来的嫩芽,比喻事物刚刚开始发展或者人的才能初露端倪。

后开(hòu kāi)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才有所表示或表露。

篱头(lí tóu)的意思:指处于两个困境之间,无法抉择或无法取舍的境地。

暖律(nuǎn lǜ)的意思:指温暖和善的法律法规。

霜菊(shuāng jú)的意思:形容人的容颜苍老,年岁已高。

头信(tóu xìn)的意思: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信任非常坚定。

炎海(yán hǎi)的意思:炎海意指烈火熊熊的大海,比喻战争或混乱的局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炎夏日之后,菊花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诗人以“炎海无霜菊后开”起笔,巧妙地将夏日的炎热与菊花的开放联系起来,展现了菊花不畏严寒的品格。接着,“却留蓓蕾待阳回”,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对温暖的期待和等待,赋予了菊花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

“寒枝未放篱头信”,通过“寒枝”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寒冷环境中依然坚守的姿态,而“未放篱头信”则暗示了菊花虽然未完全绽放,但其精神已经传递给了周围的世界。最后,“暖律先嘘荻孔灰”,以“暖律”象征温暖的到来,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而“先嘘荻孔灰”则是对这种变化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更替的敏感和对生命复苏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在冬季的生长状态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菊花的坚韧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述怀寄佘峰董得仲先生

南村有遗叟,寂寞居河滨。

一褐常见肘,数椽聊寄身。

所志在不苟,食力甘苦辛。

闲来把直钓,终日无纤鳞。

晴霞映眉宇,野水光粼粼。

坐久发清啸,怡然全我真。

古树落高荫,远水怀故人。

于此颇有得,毋谓于陵贫。

(0)

广陵冶春词和阮亭先生

寒食笼烟惹恨时,河山依旧对芳卮。

欢人莫上梅花岭,丞相坟前叫子规。

(0)

简邵村并烦致意楼岗令兄

绝塞得生还,修髯惊半白。

当年骢马声,道路犹藉藉。

初逢廿四桥,飞觞弄秋月。

重晤苴兰城,裁绡画奇石。

堆垛硬于冰,嫣润柔无骨。

气势欲飞翔,风烟恍出没。

米颠首必稽,李广弓思射。

捣鍊可补天,煮餐或拔宅。

临池饶媚姿,得句果秀发。

自君返白门,屈指岁一隔。

从来旷达人,只抱林泉癖。

倡和况元方,足以乐晨夕。

为予道相思,穷愁今更剧。

(0)

寄如皋冒辟疆

河梁与子一携手,云在高天雁横斗。

空江日落无素书,千里风尘隔杯酒。

忆昔避兵秦溪傍,渔舟八口同仓黄。

荒山橡栗饥戴釜,淫雨泥涂足裹创。

我家兄弟半存亡,枯鱼泪尽天茫茫。

来病君子忧高堂,襆被翻然归故乡。

欲留不留怅吾子,欲别不别临岐语。

踯躅悲歌《惜晤》篇,六年江海各烽烟。

渔人桃花隔蛮洞,蜀帝炎荒叫杜鹃。

钟山伐遍孝陵柏,史本窜尽思宗编。

君卧朴巢长却扫,搜诗自订三唐藁。

义熙处士一陶潜,同谷哀歌唯杜老。

我行度岭虔台去,肠断先臣尽忠处。

介推绵上只馀灰,徐孺南州少遗絮。

天涯踪迹断浮萍,匿影枯桑息倦翎。

忽枉故人双鲤讯,挑灯字照三秋萤。

君今四十能高举,羡尔鸿妻佐舂杵。

为兄事亲之日长,有母此身未敢许。

松乔堂上双扶苏,不受秦官五大夫。

春风药栏雪寒牖,羡君乐事无不有。

沉酣千日乱离年,花月七言文字友。

鄙人东海望清光,目送南鸿一搔首。

尺书为我报相思,遥折梅花向君寿。

(0)

早发鄱湖

大江风雨片帆开,巨浸稽天入望回。

五老参差烟树合,二孤明灭白云来。

楼船尚忆沉戈日,高阁谁占作赋才。

南望潇湘更无际,归鸿欲下自徘徊。

(0)

出门望友

亦知来未定,束带候柴门。

袖置经年字,心怀越陌恩。

菰烟初白港,枫火渐红村。

过尽南飞雁,离思不可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