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四》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条云路直,千顷野田平。

湖气干霄汉,松涛梵声

山深不数夏,僧老渐忘名

吾欲从兹去,相将耦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梵声(fàn shēng)的意思:指佛教的声音或音乐,也比喻美妙的音乐声。

干霄(gàn xiāo)的意思:指人的抱负或志向极高,追求的目标非常远大。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气干(qì gàn)的意思:气愤到极点,怒火冲天。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松涛(sōng tāo)的意思:形容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忘名(wàng míng)的意思:忘记自己的名字,形容非常谦虚谨慎,不喜欢出风头。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一条(yī tiáo)的意思:指一条线索、一项规定或一种方式。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首句“一条云路直”,以“云路”喻指通往山中的道路,既显出道路的蜿蜒曲折,又增添了神秘与高远之感。接着“千顷野田平”,展现了一望无际的平坦田野,与前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广阔与宁静。

“湖气干霄汉,松涛引梵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湖水蒸腾的雾气直达天际,松林间传来的梵音悠扬,仿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山深不数夏,僧老渐忘名”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哲理。山中岁月悠长,四季更迭似乎变得模糊,老僧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渐忘却了世俗的名利,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的淡泊。

最后,“吾欲从兹去,相将混耦耕”表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这种自然与精神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与山林中的农夫一同劳作,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小塘迟朱廉斋进士不至

春帆共挂喜同行,月上迟君望倍明。

薄宦久知无别累,孤舟何事滞江程。

梅关署冷苔痕厚,浩劫机深道意生。

不久亦来寻促膝,莲花社里话三更。

(0)

咏面壁初祖·其一

海国何尝问水程,风涛历尽不知名。

已无我相堪留石,解学人言总是鹦。

休向水痕笼日月,都提木偶辨逢迎。

神光急犯西来手,已拔心头黑暗旌。

(0)

乙卯小雪梦也与赵铁源典闱从敝院还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适亦感风寒梦也成二诗因以索和·其一

绕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暂离。

何事维摩称卧病,亦同衰秃及秋悲。

远怀览胜情终急,短杖迎江步已迟。

况复笳声传海国,几人文酒得追随。

(0)

寿戴怡涛太守

喜见枌榆此日春,笳吹动地羽书频。

千秋渤海称龚遂,几度舆情得寇恂。

仙石洞中留日月,蓬山岛外隔风尘。

旷怀体用能兼备,一斛流霞满酒樽。

(0)

甲寅九月张南村携其所选风怀访友江上限韵索送予旅人也亦见采及

借得禅楼拟共游,廿年不见秣陵秋。

言从江渚寻高士,更挟风怀上客舟。

芦荻岸边霜月冷,鹔鹴园畔雁声流。

旅情称意怜予苦,寂寞相思韵未酬。

(0)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其三

天教斯道入蓬婆,微服何如赭服过。

航海折芦人已去,充军说法事无多。

披衣未可遮霜雪,破胆曾经混佛魔。

自许一枝横古塞,至今金策挂庭柯。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