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慈云(cí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和善宽厚的笑容。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慧日(huì r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天才之辈。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南无(nā mó)的意思:表示虔诚地向佛祖或菩萨祈祷、礼拜或念诵佛号。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三宿(sān xiǔ)的意思:连续三天不离开某地
赏玩(shǎng wán)的意思:欣赏和玩赏。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土门(tǔ mén)的意思:指家境贫困、穷困潦倒的人家。
猩红(xīng hóng)的意思:指颜色鲜艳、鲜红如血的颜色。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宣圣(xuān shèng)的意思:宣扬圣明之道
三宿恋(sān xiǔ liàn)的意思: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情非常喜爱,无法自拔。
- 鉴赏
这首《咏佛桑》以佛桑花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佛桑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首句“南无丽卉斗猩红”,以“南无”开篇,暗含对佛桑花的崇敬之情,同时以“丽卉”形容其美丽,“斗猩红”则描绘出佛桑花鲜艳夺目的色彩,展现出花的勃勃生机与艳丽。
“净土门传到此中”,将佛桑花与佛教净土联系起来,暗示佛桑花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花卉,更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意义,是通往精神净土的象征。
“欲供如来嫌色重,谓藏宣圣讶枝同”,这两句通过假设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桑花的特殊情感。前一句“欲供如来嫌色重”暗示了佛桑花的色彩过于浓烈,可能不适合直接供奉于佛前,后一句“谓藏宣圣讶枝同”则以“藏宣圣”(即孔子)的惊讶,侧面表现了佛桑花的独特之处,或许在某些方面与儒家思想相契合,但又有所不同,引人深思。
“叶深似有慈云拥,蕊坼偏惊慧日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佛桑花的形态美。叶深而茂盛,仿佛慈云环绕,象征着佛桑花的慈悲与包容;蕊裂时,阳光照耀,既烘托出花朵的娇艳,也寓意着智慧的光芒。
“赏玩何妨三宿恋,只愁烧破太虚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桑花的喜爱之情,即使长时间欣赏也不觉得厌倦,但同时也担心过度赞美会破坏佛桑花的神秘与庄严。这里既有对佛桑花美的赞叹,也有对保持其神圣之美的提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桑花的细腻描绘,融合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深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