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饮 东 亭 唐 /宋 之 问 春 泉 鸣 大 壑 ,皓 月 吐 层 岑 。岑 壑 景 色 佳 ,慰 我 远 游 心 。暗 芳 足 幽 气 ,惊 栖 多 众 音 。高 兴 南 山 曲 ,长 谣 横 素 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壑(dà hè)的意思:形容巨大的差距或鸿沟。
高兴(gāo xìng)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喜悦的状态。
皓月(hào yuè)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指明亮的月亮或月光洒满的夜晚。也用来形容光明、纯洁、明亮的事物。
景色(jǐng sè)的意思:指美好的未来前途。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山曲(shān qǔ)的意思:山曲是指山脉起伏曲折的地方。也可以比喻人生道路曲折艰险。
素琴(sù qín)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装饰的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纯正,没有虚伪的外表。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 注释
- 春泉:春天的泉水。
鸣:发出声音,这里指泉水流动的声音。
大壑:广阔的山谷。
皓月:明亮的月亮。
吐:倾泻,放射。
层岑:重叠的山峰。
岑壑:指山岭和深谷,这里泛指山水美景。
景色佳:景色非常美丽。
慰:安慰,抚慰。
我:诗人自指。
远游心:远行在外的心情。
暗芳:隐蔽处的芳香,指不显眼但香气扑鼻的花。
足:充满。
幽气:幽静清新的气息。
惊栖:受惊而飞起的(鸟),栖息的鸟被惊扰。
多:很多。
众音:各种声音。
高兴:心情愉快,兴奋。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也可特指某座山,这里指诗中的山景。
曲:弯曲的小路。
长谣:长长的歌谣,表示吟唱的时间长。
横素琴:横持着没有装饰的琴,素琴象征淡泊高雅。
- 翻译
- 春天的泉水在深谷中叮咚作响,明亮的月光从层叠的山峰间倾泻而出。
山岭和深谷的景色如此美妙,抚慰了我这远方游子的心。
隐秘的花香充满了幽静的气息,惊扰的鸟儿发出阵阵声响。
在南山的曲折小路上心情欢畅,长时间地吟唱着歌谣,横弹着朴素的古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的画面,诗人宋之问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春天的泉水在山谷中潺潺作响,大壑中的水声汇聚成一片欢歌。而那轮明亮的皓月,则像是从层层叠嶂的山峦间缓缓吐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诗人在这美好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旅途的怀念。这里的“慰”字,用得非常到位,它不仅是安抚,也带有一种期待和向往。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这两句描写了夜晚花香的浓郁与鸟鸣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这美妙的夜晚,提起了乐器,唱出了心中的歌谣。这里的“高兴”不仅是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冲动。而“南山曲”和“横素琴”,则让人联想到了一幅古代文人墨客在月下弹奏的生动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音乐和文学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施沄访山长在厦用「寄郑养斋原韵」作诗二首寄赠,并索和章;仍用原韵奉呈·其一
疏林暮景挂斜晖,转悔今非似昨非。
一别真成游子恨,十年竟与故人违!
重来彭泽陶元亮,遥忆辽东管布衣。
我已无家长在客,守松三度去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