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
《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全文
宋 / 孙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肃肃东方老,依人可计年。

名言倾盖后,古意结绳前。

君户仍多辙,予琴故一弦。

不应昌歜味,置在众肴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jiānchéngyòngyùnjiànzèngxiè
sòng / sūnyán

dōngfānglǎorénnián

míngyánqīnggàihòujiéshéngqián

jūnréngduōzhéqínxián

yìngchāngchùwèizhìzàizhòngyáox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昌歜(chāng chù)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迅速,繁荣昌盛。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结绳(jié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或线束紧或绑扎物体,比喻团结一致,互相依靠,共同努力。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注释
肃肃:形容清晨的宁静。
东方:指东方的天空或早晨。
依人:指岁月流逝。
计年:计算年岁。
名言:著名的言论。
倾盖:初次相见时的交谈。
古意:古老的习俗或理念。
结绳:古代记事的方法,象征传统文化。
君户:尊称对方的家门。
仍多辙:车轮痕迹多,表示来客频繁。
予琴:我的琴。
一弦:仅有一根弦,比喻简单或独特。
不应:不必。
昌歜:美酒。
味:品尝。
置在众肴先:放在菜肴的前面。
翻译
东方的晨光渐渐显现,岁月静好可度量。
相识之初便有高论,古老传统铭记心间。
你的门前车辙众多,我的琴声仅有一弦。
不必将佳酿列于首位,不求喧宾夺主之嫌。
鉴赏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颇有古人遗风。"肃肃东方老,依人可计年"两句,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形象,其岁月悠久,如同东方不倒的老松,令人敬仰。而"名言倾盖后,古意结绳前"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贤之言极为珍视,将其内化于心,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传颂,更是在行动上加以体现。

"君户仍多辙,予琴故一弦"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独特生活状态。对方的门前车马喧闹,而诗人自己则淡泊明志,以一弦之琴自娱,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自得其乐的情怀。

最后两句"不应昌歜味,置在众肴先"则是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美食的期待。诗人不仅对赠予自己佳肴表示感谢,更是在众多美味中首选这份礼物,这既是对美食的追求,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此作表达了对岁月、智慧、生活态度和友谊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雅情操。

作者介绍

孙岩
朝代:宋

徽州休宁人,字次皋,号爽山。孙嵩弟。诗清劲苦淡,如其为人。有《爽山集》。
猜你喜欢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

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

清论畅玄言,雅琴飞白雪。

寒云暧落景,朔风凄暮节。

方欣投辖情,且驻当归别。

(0)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

(0)

中秋十五夜寄人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0)

送张山人归嵩阳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

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

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荅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

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

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0)

登灵应台北望

临高始见人寰小,对远方知色界空。

回首却归朝市去,一稊米落太仓中。

(0)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