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居前,楫居左,岸军愁呼水军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北兵(běi bīng)的意思:指北方的军队或士兵。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全军(quán jūn)的意思:指整个军队,表示全体军人的意思。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水军(shuǐ jūn)的意思:指在网络上聚集一起,有组织地为某个特定目的而进行网络评论、点赞、发帖等活动的人群。
扬帆(yáng fān)的意思:比喻开始行动或展开事业。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 鉴赏
这首诗《飞渡江》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中的紧张与戏剧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不同角色在战事中的不同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前扬帆,后执柁,南人仓皇北人坐”以动态的场景拉开序幕,帆船在前,舵手在后,南军慌乱,北军则稳坐船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战场态势的不均衡。接着,“桡居前,楫居左,岸军愁呼水军卧”进一步描绘了水战的激烈,水军与岸军的不同状态,水军忙碌而岸军则显得焦虑不安,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
“城门开,降帆来,七万骑,全军回”描述了战局的转折,城门打开,战船驶入,七万骑兵归来,意味着战事的结束或胜利的到来。这四句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也预示着最终的胜利。
最后一句“当时若听王浑指,北兵安得飞至此”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如果当时的决策者能够听取王浑(三国时期吴国将领)的建议,北兵或许不会如此轻易地到达。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假设性思考,也是对现实的警示,强调了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飞渡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决策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题材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