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如张,张于田之下。左杀得鴽,右杀得鼠。
《艾如张》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艾如张》,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猎人与猎物之间的紧张对峙,以及猎人对马匹的告诫。
“艾如张,张于田之下。” 开篇以“艾如张”这一形象,比喻猎人布下的陷阱或阵势,巧妙地将猎场的环境与猎人的策略融为一体。接着,“左杀得鴽,右杀得鼠”,形象地描绘了猎人在左右两侧设伏,准备捕获猎物的情景,鴽和鼠在这里象征着易被捕捉的小型动物,同时也隐喻了猎人对猎物的精准判断与快速反应。
“前蹊芃芃立猛虎。” 这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猎场的氛围,猛虎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猎场的危险性,也暗示了猎人面对的强大挑战。猛虎作为自然界中的顶级掠食者,其出现象征着猎人不仅要面对普通的猎物,还要警惕潜在的威胁。
最后,“劝君莫走马,走马马折跨。” 这两句是对猎人和读者的告诫,强调在猎场上行走或骑马时要小心谨慎,以免发生意外。这里的“马折跨”可能指的是马匹因不慎而受伤或倒下,提醒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活动时应保持警觉,尊重并适应自然规律。
整体而言,《艾如张》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寓言式的表达,既展现了狩猎的技巧与策略,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田舍人
出处升沉不足悲,羡君操履是男儿。
左迁郡印辞纶阁,直谏书囊在殿帷。
未有佥谐徵贾谊,可无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闲步苍苔一泪垂。
题九鲤湖
仙人蝉蜕几经年,山水胜处今依然。
长驱九龙叱雷电,高跨九鲤升云烟。
武夷九曲此幻相,灵砂九转成丹铅。
黄鸡白犬得一舐,翩翩高举红轮边。
我家去此可三舍,欲识仙灶无因缘。
朅来乞取方匕剂,要使凡骨成飞仙。
群仙骈头顾我语,笑指巨鳌在深渊。
觅丹他日来未晚,且与一钓六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