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
《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岘 山 送 崔 子 向 之 宣 州 谒 裴 使 君 唐 /皎 然 楚 思 入 诗 清 ,晨 登 岘 山 情 。秋 天 水 西 寺 ,古 木 宛 陵 城 。琴 匣 应 将 往 ,书 车 亦 共 行 。吾 知 江 太 守 ,一 顾 重 君 名 。
- 翻译
- 我对楚地的思绪融入了清澈的诗行,清晨登上岘山情感悠长。
秋色中水西寺宁静伫立,古树环绕着宛陵古城旁。
我理应带上心爱的琴匣,书籍也随行在书车上。
我深知江太守的为人,他一顾倾心重视您的声望。
- 注释
- 楚思:对楚地的思念。
晨:清晨时刻。
岘山: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南郊,此处借指诗人登山怀古。
情:情感,这里指怀古幽情。
秋天:秋季时节,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水西寺:假设的寺庙名,代表一处临水的清静之地。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历史的沉淀。
宛陵城:假设的地名,代表一座古城。
琴匣:装琴的盒子,代指诗人的文艺情怀。
将往:打算带去,表示随身携带的意思。
书车:装载书籍的车辆,象征学识与文化的携带。
吾知:我了解,表达对某人的熟悉和认知。
江太守:指某位姓江的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地方行政长官。
一顾:一次关注,比喻高度重视。
君名:您的名声,指受诗中人所尊敬的对象。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诗中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情怀和清新的意境。
“楚思入诗清”一句,用“楚思”指代南国(楚地)的愁思,表明诗人心中的情感已经融入诗词之中,变得清新脱俗。"晨登岘山情"则是诗人早晨登上岘山所怀抱的情感,这里的“情”包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和送别的不舍。
接着,“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秋日游览的画面。水西寺是唐代的一处名胜,而“古木宛陵城”则传达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
"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表明诗人准备带着自己的琴匣和书车一同前行,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象征,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与艺术的重视。
最后,“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以及对朋友地位的认可。"江太守"可能指的是某一位在江南地区担任要职的人物,而“一顾重君名”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位太守的尊重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与高陛飏访陈鉴霖月下对饮
君不见,团团明月海中生,丽天宛转开云程。
曾于昼时为日隐,每于中夜欺星明。
欲问圆缺是何故,素娥不语有别趣。
影在人间月在天,俯仰冀邀仙子步。
对此酣饮如神仙,壶倾月下还相怜。
素娥如能伴人饮,千秋快事随君传。
恨不能飞身到广寒,一览其馀不足观。
所闻究不如所见,我述所见君应羡。
等閒讵识风光好,人生行乐须及早。
莫将名利繫心窝,年来且把金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