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雷饶寸舌,虱阵朵双颐。
《借庵即事·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首联“高枕得无梦,朝眠胜坐驰”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思考,高枕而眠时,或许能逃离世俗的纷扰,进入无梦的宁静;而清晨的睡眠则仿佛让心灵超越了坐立不安的状态,获得了某种超越性的体验。
颔联“蚊雷饶寸舌,虱阵朵双颐”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微小的生物如蚊子、虱子的活动比作雷鸣和阵雨,形象地展示了它们在人体上的活跃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琐碎事物的烦扰如同这些生物一样,无处不在,难以避免。
颈联“寂寂原非我,惺惺却是谁”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讨。诗人似乎在说,内心的寂静并非真正的自我,而是外界环境或他人的影响所致;而清醒、警觉的状态,却又不知是何人所为,或许是一种超脱于个体之上的存在所赋予的。这种思考触及了自我认知的深层,引人深思。
尾联“吾宗无此义,持去问希夷”表明了诗人对于自身哲学问题的困惑,希望寻求更高层次的理解或解答。这里的“吾宗”可能指的是自己的宗派、学说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信仰,而“希夷”则可能是指道家哲学中的概念,代表深远、幽静、玄妙的境界。通过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真理或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复杂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世界以及存在的深层次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中甫兄九日同集张园
湖山秋尽作幽期,未觉浮舟菡萏衰。
怯酒自怜多病后,强歌还忆少年时。
平芜半绿烟犹接,好菊微黄雨更宜。
单父层台在何许,一樽怀古少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