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棠春》
《海棠春》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海棠春

清箫未弄肠先绝。正槛外、朦胧帘月。

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柳枝难作同心结。

但有絮、纷纷似雪。莫傍画裙飞,片片蝴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蝴蝶(hú dié)的意思:比喻美丽的女子或者轻浮的女子。

画裙(huà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犹如画中的仙女。

柳枝(liǔ zhī)的意思:柳枝是指柳树的枝条,比喻柔弱、脆弱的事物。也用来形容柔弱的女子。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片片(piàn p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分散、零散的样子。

水湿(shuǐ shī)的意思:形容水分充足,湿润。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心结(xīn jié)的意思:指心中的痛苦、困扰或难以解开的心结。

萤光(yí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同心结(tóng xīn jié)的意思:指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紧密的团结关系。

鉴赏

这首《海棠春》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秋夜景象。

“清箫未弄肠先绝”,开篇即以“清箫”这一意象引入,未待乐声响起,内心已感伤至极,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正槛外、朦胧帘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朦胧之美,月色透过帘幕,映照在栏杆之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随着露水的凝结,雁鸣渐沉,萤火虫的光芒也渐渐熄灭,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寂静和冷清。“柳枝难作同心结,但有絮、纷纷似雪”,柳枝难以编织成象征爱情的同心结,唯有飘落的柳絮如雪花般纷飞,暗喻着爱情的脆弱与易逝。“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最后两句将柳絮比作蝴蝶,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却远离了画中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深深惋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九日闲居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0)

赠长沙公 其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0)

赠长沙公 其四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0)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0)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汎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0)

善哉行 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