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三》
《端午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五綵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

旋开宝典风物,要及灵辰祓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典(bǎo diǎn)的意思:宝贵的书籍或知识的集合

鬓髯(bìn rá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是指男子的胡须和发际线。

稻香(dào xiāng)的意思:稻香是一个描述丰收的乡村景象的成语,比喻平安幸福、家庭和睦、生活美好。

祓禳(fú ráng)的意思:祓禳是指通过祭祀仪式来消除灾祸、祈求平安的意思。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灵辰(líng chén)的意思:灵活敏捷的动作或反应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秫稻(shú dào)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才能出众。

注释
五綵:彩色的。
萦筒:环绕酒筒。
秫:高粱。
稻香:稻谷的香气。
千门:各家各户。
结艾:插艾草。
鬓髯:鬓发。
张:飞扬。
旋开:立刻打开。
宝典:珍贵的书籍。
寻风物:寻找地方风俗。
要及:及时。
灵辰:吉祥的日子。
共祓禳:共同举行祛邪祈福的仪式。
翻译
五彩的装饰围绕着酒筒和稻米的香气,
家家户户门前插着艾草,人们鬓发飞扬。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端午节的场景,五綵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天人们为了驱邪避瘟而悬挂艾草和佩戴香囊的情形。旋开宝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能够找到美好的东西,与神明共同庆祝这一天的良辰美景。

苏轼通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端午节的习俗,更透露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笔触中带有一丝超脱尘世的淡然,体现了他既能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也不忘保持一份高洁与自我期许的诗人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其四

儒风扫地久堪哀,谁与前朝养祸胎。

真魏无年乔郑寿,杜游不作董丁来。

游魂葛岭人方醉,转盼陈桥业遽灰。

赖是紫阳书尚在,不随迁鼎委蒿莱。

(0)

残春感事十首·其十

身起真寒士,名成老腐儒。

暂时金马署,终世石鱼湖。

旧种花犹有,新畬粟已无。

傍人忧饿死,吾自典衣酤。

(0)

连雨

下潦多成疾,荒墟或告饥。

夏寒几阅月,昼晦动踰时。

坠果全无味,新禾间欲萎。

可能留少许,庚伏洒炎曦。

(0)

次韵雪后

檐澌馀滴溅风棂,三日晴犹剩半庭。

足使蝗蝻俱屏迹,未妨莺燕尚潜形。

调盐冻字难为墨,透瓦炊烟渐放青。

共笑爱梅痴老子,夜深温水换铜瓶。

(0)

次韵权季玉枕上偶成

迩日屡闻亲药鼎,客怀沈郁与谁论。

细参素问心无病,勤剔青灯眼未昏。

九折政思为孝子,七襄未用乞天孙。

察君诗味如枯淡,中有无穷古意存。

(0)

用韵谢湖州总管李才甫附周汉东寄声

文章太守与谁游,山水江南第一州。

试向清风明月内,得非与可子瞻不。

生徒时喜高轩过,英俊多蒙□□□。

冷掾能言修学事,殿堂新葺更书楼。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