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忆清轩上,都忘居会稽。
何人倚栏槛,为听下庄鸡。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栏槛(lán kǎn)的意思:指门、窗、栅栏等上部的横木或横铁,也泛指门、窗等的横木。引申为障碍、限制。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玉绳(yù shéng)的意思:指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或亲情。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这首宋朝左誉所作的《崇教寺筠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在崇教寺筠轩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夜忆清轩上”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读者也随着诗人的脚步,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都忘居会稽”,一句转折,暗示诗人暂时忘却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繁忙,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接下来,“秋声先在竹,月色最宜溪”,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秋风轻拂竹林,月光洒在溪流之上,两种景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银汉檐前直,玉绳天外低”,这两句进一步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天空。银汉(银河)与玉绳(北斗七星之一)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知识的了解,也寓意着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何人倚栏槛,为听下庄鸡”,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收尾,似乎在询问,是谁在这样的夜晚,静静地倚靠在栏杆旁,倾听远处村庄的鸡鸣。这一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悬念,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孤独、静谧时刻的深思,以及对生活琐事之外那份宁静与纯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