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路(dà lù)的意思:指宽阔平坦的道路,也比喻行事坦荡、光明正大。
将理(jiāng lǐ)的意思:将理是指将道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即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理具(lǐ jù)的意思:指整理、安排工具、器具。也比喻整顿、整顿思路、整顿作风等。
率性(shuài xìng)的意思:指按照自己的本性和真实想法行事,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说道(shuō dào)的意思:指说话、发表意见或表达观点。
随事(suí shì)的意思:根据事情的变化,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行事。
条理(tiáo lǐ)的意思:指事物的组织结构合理有序,思维清晰连贯。
为道(wéi dào)的意思:为了追求真理和道德,奉行道义之道。
中条(zhōng tiáo)的意思:中条是指割去两头,只留中间一段。比喻事物或人的优秀部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训蒙绝句·道》。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首诗中,朱熹探讨了“道”的概念及其与“理”的关系。
首句“如何率性名为道”,提出问题:如何按照本性来理解“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或自然规律,而“率性”则是遵循本性、顺应自然之意。朱熹在此强调了人应当遵循自己的本性和自然规律来理解“道”。
次句“随事如由大路行”,形象地比喻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的过程,就像沿着宽阔的大路行走一样自然顺畅。这里强调的是“道”并非抽象难懂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原则和规律,人们应该在实际行为中体现和遵循它。
接着,“欲说道中条理具”,表达了想要深入理解“道”的内在逻辑和结构的愿望。朱熹认为,要真正把握“道”,就必须对其内部的条理和结构有深刻的认识。
最后,“又将理字别其名”,则揭示了“道”与“理”之间的关系。朱熹在这里指出,“道”与“理”虽然紧密相连,但又有所区别。“理”可以视为“道”的具体化或表现形式,是“道”在世间万物中的体现。通过这个区分,朱熹强调了“理”作为“道”的具体应用和实践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道”与“理”的本质、联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体现了朱熹对儒家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张伯子韵
士流竞弹冠,州牧纷劝驾。
器识在所先,文艺乃其亚。
朅来同抱关,因得奉馀暇。
软语杂嘲谑,小酌见蕴藉。
官禁不通风,门键那容罅。
豹斑纵未窥,鲸背几思跨。
君来怪已三,我到嗟方乍。
前头万木春,当户三星夜。
弃甲勿复来,背城宁一借。
新诗抵骊珠,归橐何妨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