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晚兴二首·其二》
《山中晚兴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野旷人烟,云霞起暮天

饮牛临古涧,射雉出平田。

林屋然火山醪谷算钱。

班荆有遗老,高论上皇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荆(bān jī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学识渊博。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林屋(lín wū)的意思:指繁荣昌盛,人口众多的地方。

暮天(mù tiān)的意思:指日落时分或天黑的时候。

然火(rán huǒ)的意思:指烈火燃烧得非常旺盛,也用来形容情感激烈。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山醪(shān láo)的意思:山醪指的是山泉水酿成的美酒,比喻品质优良的酒。

上皇(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退位的皇帝或太上皇。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射雉(shè zhì)的意思:指射箭射中雉鸟,比喻有极高的射箭技术或者非常准确无误的打击能力。

霞起(xiá qǐ)的意思:指太阳升起时,云雾被阳光照射而变得美丽壮观,也比喻事物逐渐兴盛、光明的迹象。

野旷(yě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广阔的原野或山野。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山中晚兴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中傍晚景象。首句“野旷少人烟”展现了环境的开阔与人迹罕至,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次句“云霞起暮天”则点明了时间是傍晚时分,云霞满天,增添了诗意的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饮牛临古涧,射雉出平田”描绘了农耕生活的画面,饮牛人在古老的山涧边饮水,猎人射箭于广阔的田野,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质朴与自然和谐。

“林屋松然火,山醪谷算钱”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生活细节,林间小屋燃起了松木火光,山间的美酒以谷物为价,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满足。

最后两句“班荆有遗老,高论上皇前”暗含典故,班荆指的是古人席地而坐,共论天下大事,这里的“遗老”可能是指隐居山中的智者,他们在上皇(古代君主)的议题前发表高见,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隐喻,展现出山中晚景的恬淡与隐士生活的理想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一

篾帆松艇趁潮生,隔岸平畴唤得应。

上到渡头失欢喜,泥行十里是西兴。

(0)

水调歌头.寿陈仓使

嵩岳周王佐,昴宿汉宗臣。

从来间世英杰,出则致升平。

况我皇华直指,元是福星出现,来此活生灵。

五百岁初度,十一郡欢忻。挽西江,苏涸辙,洗尘埃。

笑谈顷刻间宜,宇宙变为春。

泽满赣川无限,福与崆峒齐耸,颂咏几多人。

潋滟一卮寿,愿早秉洪钧。

(0)

面香阁

邑事日填委,汩汩劳其生。

揽衣登兹楼,便觉神思清。

茂林郁松桂,好山列檐楹。

景物自潇洒,有酒谁共倾。

故园隔苍岭,行当脱尘缨。

(0)

官满寓济川馆得叶嘉仲和朱宰梅花诗次韵云作梅花诗当用欧公雪中酬唱今凡诗家常用字一切屏去乃佳朱令君仆未识面见足下道其语差强人意又与斯君德润善乃赓此诗以兴譬诸草木吾臭味也·其三

爱日经檐煖,游蜂扑纸窗。

吾生岂拘束,一笑俯涛江。

(0)

减字木兰花·其三

阻风中酒。流落江湖成白首。历尽艰关。

赢得虚名在世间。浩然归去。忆着石屏茅屋趣。

想见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0)

题曾无疑飞龙饮秣图

云巢示我良马图,一骑欲水一骑刍。

竹批双耳目摇电,毛色纯一骨相殊。

何人貌此真权奇,笔端疑有渥洼池。

驽骀当用骅骝老,赢得画图人看好。

盆中饮,槽中秣,无用霜蹄空立铁。

何如渴饮长城濠上波,饥则饱吃天山禾。

振首长鸣载猛士,龙荒踏碎犬羊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