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声不出,尺蜃鬣犹威。
《雁山纪游七首·其三大龙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冬时节的独特景象。诗人观察到雷声虽未响起,但雨雹却在半空中纷飞,营造出一种不寻常的天气现象。他长时间站立,对这种奇观感到惊奇,甚至觉得眼睛都因之而变得奇异。回头望去,太阳的光线也似乎因此而变化。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万籁俱寂中只有风声穿过松林,而蜃楼的幻影仍然显得威严。这里运用了“尺蜃”这一意象,形象地展现了龙湫瀑布的壮观。僧人告知他,这里的分流宽广,因此即使在干旱季节,人们也不必担心缺水,长年丰收无饥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山大龙湫的自然景观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覆舟行为张春帆作
十月那得飞霹雳,风来挟水水冲击。
船头倒曳船底高,一声下落幽宫阒。
众客争抱危樯出,徐上邻船各相觅。
一客未见众悲伤,须臾却走过芦荻。
张子负才气,志本轻江湖。
渡江舟覆死亦易,慷慨尚与常人殊。
我今为子喜无恙,神魂不定翻惊吁。
太阴鼓气森黪黩,纠纷百怪来深谷。
张口食人亦爱才,下士大笑奇士哭。
冯夷傲睨舞且歌,千里万里无平陆。
但使一日身不死,回身又向此中逐。
嗟哉行路难,茫茫若登天。
登天苦寥廓,行路忧迍邅。
君不见发鸠山中有精卫,衔石填海海水逝。
冬日登南高峰
寒山断行迹,落叶大于掌。
我来正凄风,抚景结遥想。
峭崖逢僧臞,空林答樵响。
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
俯仰会所适,心目竞飒爽。
一峰立我前,窄径聚而上。
倦欲憩松根,险思扶藤杖。
遂得造其巅,平湖贡滉瀁。
云从足底生,烟自树头敞。
始信山中人,足悟尘外赏。
后期回春姿,林木互苍莽。
蛮榼倩僮携,鼓琴矢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