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二猿洞秋风》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二猿洞秋风》全文
元 / 岑安卿   形式: 古风

风高炎瘴,猿啸破昏昧

圣学醒群蒙,触景心会

我思住山中,伊谁致芳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触景(chù jǐng)的意思:指看到某个景物或物体,就能联想到相应的事物或情感。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昏昧(hūn mèi)的意思:指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判断力差。

破昏(pò hūn)的意思:突破困惑,恢复清醒

圣学(shèng xué)的意思:圣人的学问或学术,指高尚的学问或学术。

我思(wǒ sī)的意思:指自己思考,有所觉悟。

心会(xīn huì)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通。

炎瘴(yán zhàng)的意思:指炎热的气候和恶劣的环境。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二)猿洞秋风》描绘了一幅清凉高爽的秋日景象。"风高扫炎瘴"生动地展现了秋风的劲疾,足以驱散炎热和湿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净化与清爽。"猿啸破昏昧"则以猿猴的啼声穿透黄昏的迷茫,增添了诗境的幽深与神秘。

"圣学醒群蒙"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圣人之学的崇敬,认为它能启迪人们的智慧,使众人从蒙昧中觉醒。"触景与心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引发内心感悟,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地。

最后两句"我思住山中,伊谁致芳酎"流露出诗人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渴望有人能送来美酒(芳酎),可能是表达对友情的期待,也暗示了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风、猿啸为引,寓言哲理于山水之间,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学问的追求。

作者介绍
岑安卿

岑安卿
朝代:元   字:静能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生辰:1286~1355

岑安卿(1286~1355)元代诗人。字静能,所居近栲栳峰,故自号栲栳山人,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其十二

南冈北岭对窗扉,看尽朝岚与夕霏。

社后未曾闻燕语,雨中谁不惜花飞。

山醅约莫几时熟,沙笋轮囷一尺围。

莫怨风光损桃李,荼蘼芍药又芳菲。

(0)

次韵徐太博·其四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

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

(0)

次韵郑佥判·其八

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

生前尽足竹三径,身外无穷水一杯。

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

(0)

次韵净照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0)

次韵汪宰见寄·其一

行行骢马劾粗豪,叱叱黄牛倦作劳。

穷则有馀名迹在,言之无作语声高。

谁求封禅家徒壁,自谓羲皇人似陶。

见说醉乡天地阔,此生聊向此中逃。

(0)

与客观雪·其一

鹤帐奇寒被欲冰,开门千嶂雪峥嵘。

频年无此丰年玉,一夜移将不夜城。

富贵园林行树密,模糊水墨画图横。

与诗小住为佳耳,莫管梅花太瘦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